游峡山寺

结构天南畔,胜绝固难俦。

幸蒙时所漏,遂得恣闲游。

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

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

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绛旒。

照曜芙蓉壶,金人居上头。

翔禽拂危刹,落日避层楼。

端溪瀰漫驶,曲涧潺湲流。

高居何重沓,登览自夷犹。

烟霞无隐态,岩洞讵遗幽。

奔驷非久耀,驰波肯暂留。

会从香火缘,灭迹此山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坐落在天南边,美景难以匹敌。
有幸在时光缝隙中被发现,得以尽情闲游。
路边石头下有松树遮荫,栏杆上的藤蔓系着鹤舟。
雨后花草滋润,微风轻拂,景色宜人。
宫殿的大门朱红如丹,灵幡垂挂着红色装饰。
光芒照亮了芙蓉壶,金色的人居住在其上。
飞翔的鸟儿掠过高耸的佛塔,夕阳避开层层楼阁。
端溪水势浩荡,弯曲的涧水潺潺流淌。
居高之处何等繁复,登山游览自是轻松。
云雾缭绕,岩洞深邃,一切美景无处隐藏。
疾驰的马车不会长久闪耀,流水岂能停留片刻。
我将因香火之缘,最终在此山丘消失踪迹。

注释

天南:地理位置的南方。
胜绝:极美的景色。
固:本来。
难俦:难以相比。
时所漏:偶然的机会。
恣闲游:任意闲逛。
路石:路边的石头。
荫松盖:松树遮荫。
槛藤:栏杆上的藤蔓。
雨霁:雨后放晴。
花木润:花草湿润。
景气柔:景色柔和。
宝殿:华丽的宫殿。
敞丹扉:敞开红色大门。
灵幡:宗教仪式中的旗帜。
照曜:照亮。
芙蓉壶:比喻仙境或宫殿。
金人:象征尊贵者。
危刹:高耸的佛塔。
落日:夕阳。
层楼:多层的楼阁。
端溪:地名,可能指特定的河流。
瀰漫:水流浩荡。
曲涧:弯曲的溪流。
高居:居高之处。
重沓:繁复。
夷犹:轻松自在。
烟霞:云雾。
岩洞:山洞。
遗幽:遗漏、隐藏。
奔驷:疾驰的马车。
非久耀:不会长久闪耀。
驰波:流水。
香火缘:与寺庙、信仰相关的缘分。
灭迹:消失踪迹。
山丘: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峡山寺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神秘而又充满灵性的空间。

诗中“结构天南畔,胜绝固难俦”一句,便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宏伟气势,通过对建筑物的描写,突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险峻和非凡。随后的“幸蒙时所漏,遂得恣闲游”表达了诗人因机缘巧合而获得此次游历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如“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通过对道路、植物、天气等自然元素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氛围。

“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绛旒。照曜芙蓉壶,金人居上头。”则是对寺庙内部装饰和神圣气息的描写,这些细节增添了诗中的宗教色彩,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至于“翔禽拂危刹,落日避层楼。端溪瀰漫驶,曲涧潺湲流。”则是对动态景象和自然之声的描绘,诗人通过鸟儿的飞翔、日光的变换以及溪水的流淌,传递出了一种生命力与时光流转的哲思。

末尾的“高居何重沓,登览自夷犹。烟霞无隐态,岩洞讵遗幽。”表达了诗人在高处所感受到的心境和对山中古迹的探寻之情,这些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

最后,“奔驷非久耀,驰波肯暂留。会从香火缘,灭迹此山丘。”则是对游历结束时的心境描写,以及对未来可能再次来临此地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心灵安宁之所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峡山寺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寄托与精神寄居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56)

杨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紫霄峰赠黄仙师

紫霄不可涉,灵峰信穹崇。

下有琼树枝,上有翠发翁。

鸡鸣秋汉侧,日出红霞中。

璨璨真仙子,执旄为侍童。

焚香杳忘言,默念合太空。

世华徒熠耀,虚室自朦胧。

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

玉箓掩不开,天窗微微风。

兹焉悟佳旨,尘境亦幽通。

浩渺临广津,永用挹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魏秀才

委檐方滴滴,沾红复洒绿。

醉听乍朦胧,愁闻多断续。

始兼泉向细,稍杂更声促。

百虑自萦心,况有人如玉。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其一)

玉缨翠佩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为君起唱白纻歌。

清声袅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时相和。

金壶半倾芳夜促,梁尘霏霏暗红烛。

令君安坐听终曲,坠叶飘花难再复。

形式: 乐府曲辞

题玄和师仙药室

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

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

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

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

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