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荆门判俞君汝钦

解携三度见秋残,开过黄花独倚阑。

寄赠虽无青玉案,相期惟有紫宸班。

书从回雁来千里,望绕荆门隔万山。

宣室求贤正如渴,伫看明诏为催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姚绶所作的《奉寄荆门判俞君汝钦》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秋残时节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联“解携三度见秋残,开过黄花独倚阑”描绘了三次分别后,秋日已近尾声,黄花凋零,诗人独自倚栏远眺的情景,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离别的哀愁。

颔联“寄赠虽无青玉案,相期惟有紫宸班”中,“青玉案”比喻珍贵的礼物或信件,“紫宸班”则象征朝廷的高官显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无法通过物质的赠予表达深情厚谊,但心中对友人的期待和敬仰如同对朝廷高官的尊敬一样深厚。

颈联“书从回雁来千里,望绕荆门隔万山”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友人收到书信时的场景,以及自己遥望友人所在之地,却因千山万水阻隔而无法相见的无奈与渴望。

尾联“宣室求贤正如渴,伫看明诏为催还”引用了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早日归来的热切期盼,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和对理想实现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0)

姚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 字:公绶
  • 号:谷庵
  • 籍贯:浙江嘉兴大云寺
  • 生卒年:1422—1495

相关古诗词

慈乌

昔乌巢我树,母在慈乌来。

无母今何恃,惟增返哺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折花仕女

爱濯蔷薇露,凌晨试折来。

低鬟犹未插,含笑傍妆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题竹寄内弟公操

忆共江南水竹居,清风三径黑甜馀。

而今对画思兄弟,纵有双鱼莫寄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常山道中

鸟未投林日未曛,松头野鹤自成群。

肩舆归去身强健,处处青山有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