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六)鲁两生

叔孙起朝仪,绵蕞习野外。

武夫悍将齐震服,高祖乃知皇帝贵。

嬴秦之仪岂堪羡,当年自诩识时变。

鲁两生,不肯行,高风千载尚可想,惜哉史册逸其名。

君不见,五百黄金不自有,圣人之名满人口。

叔孙面,不足称,弟子龌龊徒营营。

汉家儒宗让公首,先王大礼嗟更。我所思,鲁两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六)鲁两生》以叔孙起的典故为引,表达了对鲁两生这种不慕荣利、坚守道义的人物的敬仰。诗中通过描绘叔孙起在野外演练礼仪,即使是武夫悍将也感到敬畏,暗示了鲁两生的高尚品质。诗人指出,秦始皇的华丽仪仗虽显赫,但与鲁两生的品格相比,显得微不足道。鲁两生拒绝参与,其高风亮节虽未见于正史,但仍然令人怀念。诗人进一步强调,真正的圣人并非财富所能衡量,而是如鲁两生那样,名声流传于百姓口中。最后,诗人惋惜鲁两生的姓名未能在史册上留下,同时赞扬汉家儒宗让公的谦逊,表达了对古代君子之风的推崇和对鲁两生的深深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七)张廷尉

窃玉环,入高庙,下廷尉,欲族盗。

玉环被窃能几许,何似长陵一抔土。

中渭桥,犯清跸,下廷尉,罪当罚。

张公用法何其平,张公之言何不经。

当时诛之则亦已,此语安可告天子。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八)七国反

五十年后东南乱,七国同日叛。

条侯天上下将军,兽走鸟飞各骇散。

伯禄奇谋忽见弃,庸人多鄙推锋计。

白头举事笑无成,当年枉说铜盐利。

天下皆一家,奈何同仇雠。

岂真具反相,此事固有由。

君不见,博局区区小技耳,争道乃杀吴太子,吴王之谋自此始。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九)爱少子

郑武姜,宠叔段,将启之,俾作乱。

窦太后,怜孝王,欲富贵,同武姜。

酒后戏言心内喜,此时之情可知矣。

入同辇,出同车,称警跸,王膏腴。

袁丝关说王不愉,半途遮刺身首殊。

天子虽不竟梁狱,从兹骨肉情已疏。

野人献牛足生背,六月六日王忽逝。

太后不肯食,涕泣摧心肝。

帝欲杀吾子,哀哉今果然。

女食邑,男分藩,太后说,加一餐。

妇人爱少子,自古皆如此。

君不见,惠文后,长安君不离左右。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反地下

文种献七术,用三尚余四。

为我从先王,地下更相试。

鸟尽弓藏事可知,欲加之罪宁无辞。

条侯遇汉景,谓非少主臣。

甲盾五百被,竟以杀其身。

当日狱词更可讶,不反地上反地下。欲何为?

上寡恩,君莫悲,君不记,许负之言犹在耳,纵理入口当饿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