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师来一世恣经行,却泛沧波问去程。
心静已能防渴鹿,鼙喧时为骇长鲸。
禅林几结金桃重,梵室重修铁瓦轻。
料得还乡无别利,只应先见日华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颜萱的作品,名为《送圆载上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出家人的敬仰和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
“师来一世恣经行”两句,描绘出行者的一生都在恣意地游历,没有固定的轨迹。"却泛沧波问去程"则是说即使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也要询问前行的路程,这里的“沧波”可能指的是大海或是精神上的困境。
接着,“心静已能防渴鹿,鼙喧时为骇长鲸”两句,通过对比渴鹿(形容非常干净、清静)和长鲸(形容巨大的鲸鱼,即使在喧嚣中也显得异常凶猛),来表达出行者的内心之静谧与外界喧嚣的对比,显示了出家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禅林几结金桃重,梵室重修铁瓦轻”两句,通过描写禅林中的金桃和梵室(佛殿)的铁瓦来表达出家人的清净生活和对物质的淡泊。这里,“金桃”象征着宁静而神秘的境界,而“铁瓦”则表示坚固与长久。
最后,“料得还乡无别利,只应先见日华生”两句,意味着即使要返回故乡,也没有其他的追求,只是希望能够早些看到心中的光明(日华)。这里的“还乡”可能是指精神上的归宿,“日华”则象征着智慧和启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出家人的内心世界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出家人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赞美之情。
不详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有客陈兵画,功成欲霸吴。
玉颜承将略,金钿指军符。
转佩风云暗,鸣鼙锦绣趋。
雪花频落粉,香汗尽流珠。
掩笑谁干令,严刑必用诛。
至今孙子术,犹可静边隅。
上林新柳变,小苑暮天晴。
始望和烟密,遥怜拂水轻。
色承阳气暖,阴带御沟清。
不厌随风弱,仍宜向日明。
垂丝遍阁榭,飞絮触帘旌。
渐到依依处,思闻出谷莺。
早夏宜初景,和光起禁城。
祝融将御节,炎帝启朱明。
日送残花晚,风过御苑清。
郊原浮麦气,池沼发荷英。
树影临山动,禽飞入汉轻。
幸逢尧禹化,全胜谷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