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旧记颜

忆携束书来京师,洛下诸贤颇见推。

当日难为元方弟,何处闻有蔡克儿。

晚节免羞彦回面,后生愿识李邕眉。

五陵年少欺衰飒,不见田光盛壮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回忆当初带着书籍来到京城,洛阳的众多才子都很推崇我。
那时难以成为元方弟弟那样的人,哪里还能听说有叫蔡克儿的人物。
晚年免于羞愧面对彦回的责备,年轻的我希望结识像李邕那样有威望的人。
那些五陵的少年欺侮我这样的老者,他们没见过田光年轻时的风采。

注释

携束书:带着书籍。
京师:京城,指洛阳。
诸贤:众多有才德的人。
元方弟:指有德行的元方,这里借指有高尚品德的人。
蔡克儿: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榜样,名字未详。
彦回面:彦回,人名,这里可能指批评或责备。
李邕眉:李邕,唐朝书法家,这里代表有威望的人物。
五陵年少:指京城豪贵的青年。
衰飒:衰老、落魄。
田光:战国时期刺客,这里借指壮年时期的英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怀念过去与朋友在京师聚会的情景,以及对往昔友人的追忆和赞美。开篇“忆携束书来京师,洛下诸贤颇见推”表明诗人曾带着书本来到京城,与当时的文学圈内之士广泛交流,他们之间互相推崇。

接着,“当日难为元方弟,何处闻有蔡克儿”中,诗人提及自己与元方、蔡克等人的交往,表现出对这些才子佳人的怀念和敬仰。这里的“难为”可以理解为难以忘怀或者难以企及。

再下,“晚节免羞彦回面,后生愿识李邕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如彦回、李邕眉等人那样,在晚年保持清白无辱,同时也表达了对后辈之才的期许和赞赏。

最后,“五陵年少欺衰飒,不见田光盛壮时”则描绘出诗人对于青年时代的回忆,那些在五陵(古代文人的雅号)中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日子已经不再,无法目睹到田光等人当年的英姿飒爽。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文学同仁的崇敬之情。通过这种怀旧的情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个人历史与时代变迁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题龙眠十八尊者

尝闻天台境,肉身往无从。

仁夫示此图,恍惚游其中。

应真一一若旧识,或踞怪石临飞淙。

山鬼投牒何敬恭,天女问法尤丰茸。

盆鱼鬐鬣等针粟,放去夭矫拿空濛。

山深无人地祇出,被服导从侔王公。

前驱鸷兽后夔魍,徐行殿以一瘦筇。

巉巉苍壁谡谡松,下有老宿眉雪浓。

石桥灭没云气断,似是鬼国非天宫。

层冰融结挟怒瀑,毒虺喷薄含腥风。

至人于此方入定,坏衲羃首枯株同。

等闲一坐六十劫,汝技有尽吾无穷。

书生往往谈性命,怵以祸福犹儿童。

倒持手版口劝进,对此宁不面发红。

我知龙眠笔外意,要与浊世针盲聋。

退之云释善变幻,恺之谓画能神通。

幻耶神耶两莫诘,与子持叩西山翁。

形式: 古风

题汤伯纪程文

诏书选后宫,众女竞媒致。

拂镜浓画眉,临风高绾髻。

朝犹东邻居,夕已金屋贵。

彼姝绝代姿,绰约乘云气。

箴史合古趣,佩服与今异。

宜哉寤寐求,惜也憔悴弃。

君门深复深,岁遣花鸟使。

形式: 古风

题宋谦父诗卷

佳山祠畔结茅茨,犹记吹埙更和篪。

苏氏旧称小坡赋,秦家晚重少章诗。

交游一老今华发,畴昔诸昆最白眉。

子不可来吾欲去,壁间尘榻拂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李斗南诗卷

君家两诗人,诗名满天地。

大者扶宿酲,入论金銮事。

小者乘天风,去草玉楼记。

却后五百年,之子岂苗裔。

奈何不神仙,亦复未富贵。

抱瑟诸公门,索米长安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