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邑侯冯子良大令(其二)

从来能吏孰如循,熟历人情事事真。

鸟雀自然门外静,儿童最觉道旁亲。

千家遍洒无声润,四野方行有脚春。

自采芳菲勤手植,满庭嘉荫一时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谙民情、治理有方的地方官冯子良的形象。诗人刘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冯子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品德。

首联“从来能吏孰如循,熟历人情事事真”,开篇即点明了冯子良不同于一般的官员,他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处理事务时能够做到公正无私,真实反映人民的心声。

颔联“鸟雀自然门外静,儿童最觉道旁亲”进一步刻画冯子良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鸟儿因他的仁德而安静,孩子们则对他充满亲近感,生动地表现了冯子良深受民众爱戴的情景。

颈联“千家遍洒无声润,四野方行有脚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冯子良施政带来的深远影响。他如同春雨般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千家万户,使得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自采芳菲勤手植,满庭嘉荫一时新”以冯子良亲自种植花草树木,比喻他不仅在物质上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是在精神层面上播撒了希望的种子,使整个庭院焕然一新,象征着冯子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绩。

整首诗通过对冯子良为官事迹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地方官的崇高敬意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邑侯冯子良大令(其三)

翩翩文采被诸生,雅管风琴寄此情。

四季种花知政暇,一官如水称诗清。

豪怀岂为劳薪减,好句多从苦味成。

乡县山深云亦古,才经运用便鲜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邑侯冯子良大令(其四)

故里归来近社枌,瞻依毛里庇慈云。

也知棠荫巢原稳,自觉瓜田界要分。

容我茅檐长曝背,有时樽酒共论文。

襟期各抱千秋想,敢以声华奉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子良大令和诗有“三径蓬蒿昼掩门”之句,取以写照,蒙题七古一章,赋此为谢

欲把知音托宓琴,诗中意好画中寻。

化身可似东坡貌,开径应知蒋诩心。

春雨花封摅藻丽,秋风茅屋寄情深。

怜才双管真齐下,润槁嘘枯愧故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周烈女诗

劲松无脆枝,古井有清源。

请看贞烈性,生傍孤竹根。

周家黄英女,自小字汤门。

婉转孤雏身,依倚北堂萱。

北堂本寡鹄,母以女而存。

艰难冰蘖余,习闻礼义言。

农家虽不学,志节固所敦。

纺织有本业,木棉弹以弴。

一朝急弦绝,霹雳过耳喧。

惊弓犹著手,失箸已离魂。

有泪不敢弹,泣声暗自吞。

许身为汤妇,本图事苹蘩。

奈何虚合姓,十八未成婚。

岂不念庭闱,劬劳寡母恩。

爱缘恐难割,世事多覆翻。

决计从地下,舍生脱笼樊。

衔哀辞故阁,披发叫重阍。

嗟哉古风烈,乃在兹山村。

千秋忠孝愚,此心要可原。

仓猝苟不断,进退皆纷烦。

可死可无死,兹事难共论。

妇人守专一,纲常于以尊。

朝廷有旌典,大义昭乾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