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临眺

问得梅花信,寒林动晚声。

雨来山渐远,潮去水还清。

寥落寻新句,欢娱解宿酲。

相携归路滑,灯火近孤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询问梅花的消息,夜晚寒林中传来声响。
雨势渐大,山色变得模糊,潮水退去,水面清澈。
我在寂静中寻找新的诗句,愉悦的心情能缓解宿醉。
相伴走在回家的路上,灯光昏暗,临近孤独的城池。

注释

问:询问。
得:获取。
梅花: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信:消息。
寒林:寒冷的树林。
动:发出。
晚声:夜晚的声音。
雨来:雨开始下。
山渐远:山在雨中变得模糊,距离感增强。
潮去:潮水退去。
水还清:水面变得清澈。
寥落:冷清、寂寞。
寻:寻找。
新句:新的诗句。
欢娱:快乐、愉快。
宿酲:宿醉后的困倦。
相携:相互搀扶。
归路:回家的路。
滑:湿滑。
灯火:灯光。
孤城:孤立的城市。

鉴赏

这首诗名为《江亭临眺》,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诗中描绘了江边亭台上的景象,通过梅花传递的信息,暗示了季节更迭和夜晚的降临。"寒林动晚声"一句,以树林在傍晚时分的瑟瑟声响,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雨来山渐远,潮去水还清",描绘了雨中的山峦在视线中变得模糊,潮水退去后水面恢复清澈,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这两句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寥落寻新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创作灵感,试图捕捉新的诗意。"欢娱解宿酲"则写出诗人借文学创作带来的愉悦,暂时忘却了昨日的疲惫。

最后,"相携归路滑,灯火近孤城"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伴,在夜色中踏着湿滑的道路,归向那座孤独的城市,画面温馨又带有淡淡的孤寂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80)

徐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号:灵渊
  • 籍贯: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 生卒年:1162~1214

相关古诗词

自觉

自觉中年后,惟能半夕眠。

寒窗微带月,山郡远闻泉。

行乐人同尚,迟留我未然。

题书寄朋旧,归日是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西兴渡压雨赠同邸李计议

客里遭多难,相逢意已降。

酒殽同晚店,烟雨隔秋江。

许国心犹壮,论兵世少双。

将门寻旧绩,应不记蓬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西征有寄翁赵徐三友

穷冬逆旅身,薄宦此艰辛。

渡水添愁思,看山忆故人。

烟生村落晚,雨过竹松新。

昨夜还乡梦,逢君苦未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访湖友

城中日日望南湖,乞得閒来访隐居。

渐有秋霖篱菊长,才无暑气渚莲疏。

壁间古画多贤像,案上尘编半佛书。

未见主人逢稚子,不通姓字独踟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