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耒耜

耒耜见于易,圣人取风雷。

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

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

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和圣贤之道的思考。诗中“耒耜见于易”表明农事自有其规律可循,“圣人取风雷”则是说圣贤之人能够领悟天地间自然界的声音,象征着他们高远的智慧和深邃的洞察力。接下来的“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强调了只有既具备仁心又拥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开展事业。

“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一句,提到了远古的神农氏和后稷,他们都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代表人物,诗人通过他们的名字,表达了对农业先驱者的尊重以及希望继承发扬他们的事业。紧接着,“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则描绘了一种场景:在大自然中,无论是多么巧夺天工的手艺,都难以找到足够优秀的材料来施展。

整首诗通过对农业劳动和古代圣贤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仁心与事业成功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反映出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变法派代表人物,对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关注,以及他个人对农业重要性的认知。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三)耕牛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睆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五)牧笛

绿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

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

超遥送逸响,澶漫写真意。

岂比卖饧人,吹箫贩童稚。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六)飏扇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如摈非尔憎,如留岂吾吝。

无心以择物,谁喜亦谁愠。

翁乎勤簸飏,可使糠秕尽。

形式: 古风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四)水车

取车当要津,膏润及远野。

与天常斡旋,如雨自潨泻。

置心亦何有,在物偶相假。

此理乃可言,安得圆机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