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寒虫号穹壁,斜月炯虚幔。

幽客难早眠,宵景孤赏惯。

未雨叶疑湿,不风天转淡。

稀星八九颗,错落当户瞰。

前村白差差,霜瓦光破乱。

大块清绝气,倾泄在夜半。

安得伯牙生,冥写入丝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湘潭的《夜坐》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深沉。首句“寒虫号穹壁”以虫鸣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墙壁似乎都能听见虫子的哀鸣。接着,“斜月炯虚幔”描绘出月光透过半透明的帷幔洒下的清冷景象,月色明亮而孤寂。

“幽客难早眠,宵景孤赏惯”表达了诗人作为深夜独坐之人,早已习惯于欣赏这份宁静和孤独。接下来的“未雨叶疑湿,不风天转淡”通过观察自然细节,暗示天气变化,即使无雨无风,也能感受到空气的湿润和天空的渐暗。

“稀星八九颗,错落当户瞰”进一步描绘了夜空的寥落,星星稀疏,仿佛有意地在窗户外窥视,增添了神秘感。诗人视线所及之处,“前村白差差,霜瓦光破乱”,村庄在霜华覆盖下显得朦胧而洁白,瓦片上的光线斑驳,更显夜的深邃。

最后两句“大块清绝气,倾泄在夜半”将大自然的浩渺之气与深夜的静谧融为一体,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绝之美。诗人遗憾地问道:“安得伯牙生,冥写入丝缦”,如果能有如琴师伯牙般高妙的笔墨,能否将这夜色之美细腻地描绘在丝帛之上,传达给世人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的向往。

收录诗词(6)

徐湘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漫兴

雨过田园静,春风不待招。

新泥黏屐齿,软草度裙腰。

鸭绿浅深水,鹅黄长短条。

村童无一事,赶蝶过溪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寄羽可

绝少黄金壮阮囊,底须蒿目叹炎凉。

穷非我辈难胜任,诗到愁时转觉强。

天下谁为真富贵,吾生端合老文章。

梅花不厌空斋吟,肯送春光入院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青原山

名蓝隐深邃,已近犹无觌。

一径循纡回,乱峰森蔽翼。

铁立石上松,黛蔚庭前柏。

危檐炯金榜,犹是宋题额。

觉王殿宇雄,庄严盛功德。

缘阶鸽不怖,闻钟鱼就食。

天香从西来,鼻受心有得。

旁廊转深曲,龙蛇走石壁。

颜黄及李相,忠义标心画。

呜呼百世下,珍重摹手泽。

徘徊此循赏,不觉日西昃。

方丈惜一毡,凝神安偃息。

半偈参沈沈,一镫明的的。

夜来春雨寒,梦破前山碧。

凌晨出西阁,祖塔礼幽宅。

传闻牛鬼雄,赖此镇狂魄。

碧乳泉更奇,顿足通水脉。

何人安地轴,一激高数尺。

地灵昭异境,兹理究莫测。

东冈五笑亭,临渊踞盘石。

仿佛三峡桥,怒流奔霹雳。

战兢戒徒侣,无使蛟龙获。

兹山在吾郡,丛林推巨擘。

夜来讲学辈,于此混儒释。

两家互有人,各各树坛席。

可怜同盛衰,风流今寥阒。

倒荆花久枯,五贤祠已坼。

我来纵游眺,淹留祇一夕。

探胜兴虽浓,怀古情尤剧。

不识千载后,知否复此客。

形式: 古风

山居

茅庐七八自成村,草蔓蟠窗山拥门。

地僻久无宾过扰,昼长间与鹤通言。

西风晚日翻鸦舅,野水秋田长稻孙。

但得优游遂小隐,底须幸苦觅桃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