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希贤所作的《送张养正都宪》,通过描绘张养正从军到立功的过程,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勇敢的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背人时草檄”、“文武真兼济”,形象地表现了张养正起草檄文、文武双全的形象;“战袍团绣廌,介马粲朱缨”则描绘了他身着华丽战袍、骑着披红马的英勇形象。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张养正从一个原本以种田为业的人成长为东观(古代藏书之处)的英豪,接受新的军事任命后,他的威名传遍了羌胡之地。这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成长与转变,也暗示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后半部分进一步描绘了张养正在边疆的军事行动中,夜晚在幕府内与将领们讨论军事策略,白天则起草檄文,指挥军队作战。诗中提到的“文武真兼济”强调了张养正不仅有军事才能,还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体现了他全面的素质。
“战袍团绣廌,介马粲朱缨”这一句,通过华丽的战袍和马匹上的红色装饰,生动地展现了张养正的英勇形象,同时也象征着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最后,诗中提到“意气吞群羯,勋庸播两京”,表达了张养正的雄心壮志和功绩被广泛传颂,不仅在边疆,也在京城得到了认可。同时,“宵旰忧心泰,边陲指日清”一句,展现了国家对边境安全的重视,以及对张养正等人努力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张养正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时期对军事将领的期待与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勇敢和才能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