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养正都宪

先生原将种,东观早蜚英。

统制新衔命,羌胡已识名。

岂为投笔叹,暂作请缨行。

沙草关南戍,旌旗塞下营。

背人时草檄,入幕夜谈兵。

文武真兼济,忠勤定有成。

战袍团绣廌,介马粲朱缨。

意气吞群羯,勋庸播两京。

百年今故典,万里此长城。

宵旰忧心泰,边陲指日清。

关张非俊杰,韩范本儒生。

佩得黄金印,归来谢圣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希贤所作的《送张养正都宪》,通过描绘张养正从军到立功的过程,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勇敢的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背人时草檄”、“文武真兼济”,形象地表现了张养正起草檄文、文武双全的形象;“战袍团绣廌,介马粲朱缨”则描绘了他身着华丽战袍、骑着披红马的英勇形象。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张养正从一个原本以种田为业的人成长为东观(古代藏书之处)的英豪,接受新的军事任命后,他的威名传遍了羌胡之地。这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成长与转变,也暗示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后半部分进一步描绘了张养正在边疆的军事行动中,夜晚在幕府内与将领们讨论军事策略,白天则起草檄文,指挥军队作战。诗中提到的“文武真兼济”强调了张养正不仅有军事才能,还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体现了他全面的素质。

“战袍团绣廌,介马粲朱缨”这一句,通过华丽的战袍和马匹上的红色装饰,生动地展现了张养正的英勇形象,同时也象征着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最后,诗中提到“意气吞群羯,勋庸播两京”,表达了张养正的雄心壮志和功绩被广泛传颂,不仅在边疆,也在京城得到了认可。同时,“宵旰忧心泰,边陲指日清”一句,展现了国家对边境安全的重视,以及对张养正等人努力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张养正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时期对军事将领的期待与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勇敢和才能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64)

吴希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师召之南京太常

歌罢骊驹更问程,老逢离别倍伤情。

论交况是髫年故,结社须为晚岁盟。

蓬岛天连钟阜近,容台地并玉堂清。

迂疏愿得从君后,欲挽仙舟且莫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屠元勋之南京寺丞得何字韵

文学推君第一科,紫金山色待经过。

相看尽道故人少,欲别应愁芳草多。

列棘堂深新雨露,判花笔在足阳和。

不知去住怀人地,秋水芙蓉隔几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陈伯扬分教黄冈

黄冈只在楚江头,书剑怜君赋远游。

岁晏乾坤双短鬓,日斜湘沔一孤舟。

春风讲道临芹水,夜月怀人上竹楼。

北阁先生定相忆,应题尺楮慰穷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族祖静轩之平阳巡简

竹林斜月话匆匆,不尽离愁思转蓬。

书剑风尘今日别,江湖樽酒几时同。

寒城刁斗秋无警,平野禾麻岁自丰。

去住相看情万里,音书莫惜附鳞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