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孰种菜歌

金陵城东湖孰村,中有隐者开平孙。

通侯甲第今已矣,意气豪华无复存。

开平去今凡几代,五王之后惟君在。

往昔争言青门瓜,如今独数湖孰菜。

问谁种菜满畦新,一家生计只三人。

终岁把锄菜畦里,妇能炊饭儿负薪。

为君妇亦太辛苦,娇贵当年难比数。

翟珈赐出小侯妻,珠翠里成上公女。

都人犹记嫁时装,如云妾媵烂生光。

台前照镜轮梳髻,架上熏衣派管香。

一朝散去竟何有,相对惟余双白首。

早从府内厌笙歌,还向村中操井臼。

村中井臼倚柴扉,卖菜还愁终岁饥。

衣长不肯燃薪坐,十指侵寒绽故衣。

东川子孙公主裔,妻孥行汲心常愧。

闻说君妇尽伤情,无心更拟求奴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的《湖孰种菜歌》描绘了一幅金陵城东湖孰村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中以隐者开平孙为引,通过对比昔日通侯家族的繁华与今日的衰落,展现了世事变迁的沧桑。开平孙家虽曾显赫,但如今只剩下孙氏后人独自守着田地,过着艰辛的生活。妇人终年辛勤劳作,儿女尚小,家中生计艰难。昔日的贵族女子如今沦落到烧火做饭、砍柴担水,与过去的奢华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刻画,如妇人持锄劳作、衣衫破旧、子女稚嫩等场景,表达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富贵人家的荣华易逝,以及贫贱夫妻相濡以沫的深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钱澄之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叶声

坠响空阶静,辞柯一叶乾。

无风吹地走,不雨打帘寒。

已觉扫堪惜,还怜踏欲残。

掩门深坐听,山路正漫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月夜过沈氏江楼

何处堪乘月,沈家楼最明。

晚来江更大,秋到水初清。

远火移时隐,孤舟犯夜行。

市门催客去,早是起更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孙不害途中有怀

出街别孙楚,驴背独成眠。

客影瘦残照,人声喧渡船。

鱼罾争闸口,牛路指墟烟。

念尔柴关掩,初抄《秒水》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暑中走椒岭省方氏姊示诸甥

十七年前椒岭路,短驴疑在梦中行。

兵烽几度门无径,灵雨初通涧有声。

牛屋半楹啼寡姊,蔬盘一夜费贫甥。

老来万事心灰尽,益重人间骨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