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山承庆报慈禅院刘希范资政坟寺张参预为神道碑

故人具鸡黍,相携登赭山。

松桂蔚回舍,上已烟霄干。

阴风起天籁,误听号惊湍。

新寺粲碧瓦,突兀数十间。

君恩锡香火,以报顾复艰。

亭亭无愧碑,银钩墨初乾。

蓼莪避顾孝,汝坟起周盘。

罔极畴不念,致此良独难。

彭城廊庙姿,报国剑锋寒。

末途禦魑魅,鸢堕隔生还。

荣枯信反衍,谁能保常安。

徘徊积庆堂,老鼻一辛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故人之墓的哀悼与追忆,以及对逝者生前事迹的缅怀。诗人通过描述赭山的自然景观和承庆报慈禅院的庄严氛围,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故人”、“君恩”、“亭亭无愧碑”等元素,体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故人具鸡黍,相携登赭山”,描绘了与故人相聚的情景,通过简单的聚会活动,表达了深厚的情感。接着,“松桂蔚回舍,上已烟霄干”描绘了赭山上松树、桂树环绕的景象,以及远处烟云缭绕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阴风起天籁,误听号惊湍”一句,通过描写阴冷的风吹动天际的声音,以及误以为是急流发出的声响,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随后,“新寺粲碧瓦,突兀数十间”则转向对新建寺庙的描绘,碧瓦闪耀,寺庙高耸,象征着逝者精神的永恒。

“君恩锡香火,以报顾复艰”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受到君王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以香火祭祀来回报其养育之恩。接下来,“亭亭无愧碑,银钩墨初乾”描绘了立于墓前的石碑,字迹清晰,象征着逝者功德永存。

“蓼莪避顾孝,汝坟起周盘”引用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接下来,“罔极畴不念,致此良独难”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最后,“彭城廊庙姿,报国剑锋寒”将逝者比作国家的栋梁之才,表达了对其忠诚与奉献的赞扬。“末途禦魑魅,鸢堕隔生还”则暗示了逝者在生命的尽头抵御邪恶,如同鸢鸟穿越生死界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荣誉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戊午出长兴郭泛西溪至清果院

朱藤花堕影,罨画因名溪。

林壑莽参错,鹈鴂挟春啼。

刺船未云久,眼明古招提。

入门赤泥亭,石梁亦可跻。

佛殿制淳古,凌空飞拱枅。

凄其念陈祖,此境尝幽栖。

虾滩弄竿线,龙卧聊蟠泥。

一朝风云会,起舞随荒鸡。

兴王岂细事,荒陵出金犀。

贤愚同一丘,莫厌青鞋胝。

形式: 古风

戊午次吴山解空院乃端师子道场是日上巳呈法中禅老

寻幽勇鼓枻,兹山初问津。

云烟落吾手,若水清潾潾。

苍官旧千章,类不赦斧斤。

以兹海藏涌,突兀干苍旻。

独馀三大夫,攲盖皴龙鳞。

下阅往来辈,蜉蝣不知春。

迎宾上人者,貌古意甚真。

岂惟嗣老端,势到粲忍亲。

陟巘既幽绝,飞谈复清新。

何庸浥寒波,更祓元规尘。

形式: 古风

己未次广惠院

下若水沄沄,佛寺古邑西。

开帆但五里,不到将噬脐。

怀古展清眺,崇阁聊攀跻。

法生有鼻祖,乐此山与溪。

自言孙子贤,兹地兴王基。

霸主受九锡,二纪承梁齐。

空馀阳乌阜,石人卧荒蹊。

绿满天随家,岩花伴幽栖。

留传杞菊堂,墨妙悬榱题。

秀色有他岭,招寻更杖藜。

山林且放诞,边城多鼓鼙。

形式: 古风

次吴粹老观我斋诗

立我谨外揵,逐物戒内热。

樊然辨物我,此意犹屑屑。

是身本虚空,何者为六结。

虽慧念不起,虽定照不灭。

无我与我所,观亦于何设。

右臂弹已化,左肘柳方蘖。

顾君进此道,遗我自朝彻。

不见鲁东家,意与我俱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