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

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不寐》,是明代文徵明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展枕不得寐”,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表达了内心的困扰和不安。接着,“沉沉玉漏淹”一句,以深夜的滴漏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和时间的漫长,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无法入睡的焦虑心情。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灯之光显得格外微弱,与外面的风雨形成鲜明对照,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同时,雨声的描写也增加了夜晚的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一方面,他因贫困而感到苦涩,另一方面,又因诸多忧愁和疾病而倍感煎熬。这种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诗人的内心世界显得更为深沉和复杂。

最后,“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一句,以白发的新增作为结尾,既是对诗人年华逝去的感慨,也是对诗歌创作的肯定。白发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通过写作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寐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新寒

木落见清真,端居物自春。

窗虚蝇击纸,院静鸟窥人。

白日经檐短,青衫卒岁贫。

新寒满城郭,欲出畏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登楼

万里新寒袭敝裘,故人何在独登楼。

江山摇落愁无际,鸿鹄哀鸣去有求。

北首长安云日暮,西风淮海戍尘秋。

谁怀杞国千年虑,目绕碧天空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孙太初秋夜汎月之作

烟敛依依树,鸥飞漠漠田。

短箫吹夜月,高兴落江天。

远火摇轻浪,跳鱼惊过船。

良辰不易得,吾敢卜明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冬日杨仪部宅宴集会耆朱性甫朱尧民祝希哲邢丽文陈道复及余六人分韵得酒字

徂冬肃玄阴,凉飙集虚牖。

璚霙遘时晴,朝旭射檐溜。

欣言对群英,况我平生友。

结交廿年更,复此同樽酒。

羽觞激清丝,兰羞粲朱豆。

岂无高宴会,重此文史旧。

兹焉申故好,岁晏期勿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