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丰富的物产,通过对比不同水果的价格,展现了当地独特的经济特色与文化风貌。
首句“红笠乌衫担侧挑”,生动地描绘了农民肩挑货物的场景,红笠和乌衫是典型的农夫装束,侧面挑担则形象地展示了他们劳作的艰辛与勤劳。这一句不仅勾勒出劳动人民的形象,也暗示了物产的来源。
次句“苹婆杏子绿蒲桃”,列举了三种新疆特有的水果——苹婆、杏子和绿蒲桃(可能是某种葡萄品种)。这些水果色彩鲜艳,富有地方特色,体现了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多样性。
后两句“谁知只重中原味,榛栗楂梨价最高”,则从比较的角度出发,指出在新疆,尽管有着丰富多样的水果,但人们更看重来自中原地区的某些水果,如榛子、板栗和山楂、梨等,这些水果的价格相对较高。这反映了地域间的经济交流与消费偏好,同时也揭示了新疆与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交流上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社会经济面貌,通过对比与描述,既赞美了当地的物产丰富,又反映了地域间文化的交融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