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天地无情苦乱离,余生重叹不遭时。

人争求富从渠好,我喜安贫祗自知。

竹簟夜寒冰沁骨,布衣风透粟生肌。

固穷自守吾侪事,雪里苍松不改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自遣》由元代诗人徐孜所作,通过深沉的感慨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无常、人生困顿时的坚韧与超然。

首联“天地无情苦乱离,余生重叹不遭时”开篇即以天地无情、世事多变的背景,引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在动荡的时代中,诗人感慨自己未能遇到一个好时机,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哀叹。

颔联“人争求富从渠好,我喜安贫祗自知”则转而探讨了社会普遍追求财富的现象,诗人对此持一种超脱的态度,表示自己更喜欢安于贫困的生活,这体现了他内心的淡泊与独立人格。

颈联“竹簟夜寒冰沁骨,布衣风透粟生肌”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自己的生活状态。夜晚竹席的寒冷仿佛冰水直入骨髓,穿着粗布衣裳的风吹过,让肌肤感到刺痛,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清贫,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尾联“固穷自守吾侪事,雪里苍松不改姿”收束全诗,诗人以雪中苍松自比,强调了坚守贫贱、不改其志的高尚情操。即使在极端严酷的环境下,也要保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摇,展现出一种坚定的道德信念和人格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态度和精神境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3)

徐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仲春苦雪

旅邸寥寥鬓易华,东风吹雪妒贫家。

堆成尘世人间玉,落尽琼林天上花。

愁况每因诗兴减,寒威偏向客情加。

那堪雪后还飞雨,何日开晴验晚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五有吟

先生家有一张琴,弦歌曾鼓缁惟林。

远来渔火拿舟听,悠悠千载传至今。

风急天高穷猿啸,月明海底苍龙吟。

浮云飞絮不到处,高山流水声难寻。

吁嗟子期今已矣,弦间指下空留心。

惟有渊明得真趣,无弦曾不求知音。

先生家有三尺剑,风胡欧冶精煅炼。

自是次山金铁英,铸出锋芒光掣电。

夜夜紫气横斗牛,刚亦不吐柔不咽。

弹铗可簇天下车,伐敌可息天下战。

云胡韬晦入匣中,不为苍生救时变。

慎勿见水化为龙,起舞有德待天眷。

先生家有千年镜,光莹隐隐中盘龙。

万里晴天悬皎月,一团秋水生芙蓉。

频看勋业频拂拭,门阖不遣尘埃蒙。

孤光一发见肝胆,区区岂独能照容。

更解鉴今复鉴古,?妍邪正填心胸。

兴亡治乱道不得,何时进入蓬莱宫。

先生家有千丈松,昂霄耸壑如苍龙。

盘根入地几千尺,偃蹇蔽日常重重。

四时不改青青色,笑傲霜雪排严冬。

劲节自守君子操,虚名宁受大夫封。

丝苓不为世所采,栋梁当为时所崇。

剪伐岂是大早计,大材瓠落难为容。

先生家有一顷田,洞洞属属承世传。

不忧水旱不种谷,东阡西陌常丰熟。

以笔为耒以舌耕,长年何劳耕牛犊。

由来经训是菑畬,插架何啻三万轴。

取之无禁用无竭,个中自有千钟粟。

时乎时乎何异然,顿使广文忧不足。

形式: 古风

次答潘幼思

有意轻过意匪轻,诗来小字粲华星。

光阴冉冉春过半,物化欣欣木向荣。

万事恼成双鬓雪,五车读遍十年灯。

主人偶出归来晚,稚子惊喧问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避地晓行叠前韵

征衫寒浅柳风轻,淡月濛胧带晓星。

绿色峰峦看彷佛,暗香花草想敷荣。

委蛇小径微分路,明灭谁家尚有灯。

苦甚早行逃难客,马蹄无复问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