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晓行叠前韵

征衫寒浅柳风轻,淡月濛胧带晓星。

绿色峰峦看彷佛,暗香花草想敷荣。

委蛇小径微分路,明灭谁家尚有灯。

苦甚早行逃难客,马蹄无复问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行走在荒郊野外的旅人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淡的忧郁与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联“征衫寒浅柳风轻,淡月濛胧带晓星”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晨景象:旅人的衣衫在微凉的晨风中轻轻飘动,细长的柳条随风摇曳,而此时的月亮还带着朦胧的雾气,星星也似乎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淡薄。这里通过“寒”、“轻”、“淡”、“濛胧”等词,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静谧的氛围。

颔联“绿色峰峦看彷佛,暗香花草想敷荣”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虽然只是“彷佛”,却依然能感受到那片绿色的生机。同时,诗人想象着山间花草在暗香中绽放,一片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向往。

颈联“委蛇小径微分路,明灭谁家尚有灯”则转而描写行进中的道路。小径蜿蜒曲折,时隐时现,仿佛通往未知的远方。而在这寂静的清晨,远处隐约可见一户人家还亮着灯光,为这孤独的旅程增添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尾联“苦甚早行逃难客,马蹄无复问功名”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作为“逃难客”,他或许正经历着生活的艰辛和动荡,但此刻的心境似乎已超脱于世俗的功名利禄之外,更多地关注于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个人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过往生活的反思。

收录诗词(33)

徐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军怨

天星动荡东方白,人语喧喧沸邻壁。

男子从军妾亦行,急急官期迟不得。

妾身本是田家妻,何曾道路行东西。

一朝不忍弃乡井,足未出户先悽悽。

小郎牵衣大郎泣,邻舍送行相聚立。

翻思骨肉团栾时,情好那知有今日。

苍天为惨云为愁,公姑大哭不可留。

生儿纳妇望身后,百年骨朽知谁收。

庭前花发年年枝,此身此去无归时。

苦最苦兮悲最悲,从军千里远别离。

形式: 古风

送人从军

菊花开后早梅前,记别城头各惘然。

夜尽群鸦声戒晓,路难五岭翠摩天。

忘怀军旅从移戍,奋志人生在少年。

只恐白云亲舍远,时将安问与邮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上寄汪镇抚(其一)

祖武孙谋再显扬,六州功烈旧封疆。

天晴日映旌旗暖,地阔风抟鼓角长。

处处尽安新舍宇,村村重理旧池塘。

书生纸帐梅花月,也得山林久保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寄汪镇抚(其二)

别后音书久旷然,乱离重得话蝉联。

暗惊白发三千尺,空负青灯四十年。

马上贵人多印绶,山中寒士独田园。

青山村外黄茅店,还记论心十载前。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