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即事

穿云渡水百盘回,身在青红锦绣堆。

野老怪人冲雨过,牧儿疑我看花来。

山林自足平生志,州县元非健吏才。

但得翳桑无饿者,不妨归卧守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山行即事》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哲思。

首句“穿云渡水百盘回”,生动地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穿越云雾,渡过溪流的景象,既展示了山行的艰难,也暗示了旅途的壮丽。接着“身在青红锦绣堆”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四周的山色比作色彩斑斓的锦缎,形象地描绘出山间的美丽景色。

“野老怪人冲雨过,牧儿疑我看花来。”这两句通过两个小场景,展现了山中人的生活状态。一位老人在雨中匆匆而过,似乎对诗人感到奇怪;而牧童则误以为诗人是在欣赏花朵,天真烂漫。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山林自足平生志,州县元非健吏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山林生活足以满足自己的志趣,而治理州县并非他所擅长或热爱的领域。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反感。

最后,“但得翳桑无饿者,不妨归卧守蒿莱。”诗人希望在山林中能够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不让他们遭受饥饿之苦,同时表达了一种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理想。这一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关怀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山行即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九月初旬临清下陵州舟中

谁云北土异南方,九日晴暄未陨霜。

河水浑黄千里疾,柳阴浓绿两堤长。

丰年有象占农亩,佳气非烟望帝乡。

驿酒一升犹可饮,祇愁无客共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端午

今年重午住京华,一寸心情万里家。

楚些祇添当日恨,戎葵不似故园花。

案头新墨题纨扇,墙外高门响钿车。

朋侣萧疏欢事少,谁令衰鬓受风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张仲举助教上京即事四首(其一)

海波填碧涌金鳌,当日经营得俊髦。

周鼎卜年开帝业,汉都作镇奠神皋。

宫中双凤朝扶辇,帐下千牛夜捉刀。

万国会同时肆觐,众星遥拱北辰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张仲举助教上京即事四首(其二)

大驾时巡镇北庭,皇风万里畅威灵。

有年太史仍书雨,卜日祠官已祭星。

白草黄云秋漫漫,朱楼翠树晚冥冥。

南归却作滦阳梦,应是平生旧所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