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游知止山庄呈王梅影表叔

小舫蜻蜓,怯任西风,轻吹画桡。

爱寒山黛拥,细眉高髻,残阳碧袅,短缕长条。

路入溪湾,门涵水影,人立西湖第几桥。

循廊步,早窗纱齐拓,翠袖频招。何当曲奏云璈。

听字字、清真叶凤箫。

正丹枫两岸,霜文受记,菊黄三径,粉本争描。

绣斧闲居,班衣乐志,此福人间未易消。

耽游处、又斜阳一抹,瞥下花梢。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卷。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日西湖的景致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首先,词的开头“小舫蜻蜓,怯任西风,轻吹画桡”描绘了湖面上的小船和蜻蜓在微风中的轻盈姿态,展现了初秋时节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爱寒山黛拥,细眉高髻,残阳碧袅,短缕长条”则通过细腻的比喻,将远处的山色比作女子的细眉高髻,夕阳的余晖与湖面的波光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美。

“路入溪湾,门涵水影,人立西湖第几桥”进一步描绘了进入山庄的情景,通过“水影”和“桥”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循廊步,早窗纱齐拓,翠袖频招”则通过人物的动作,如漫步廊下、打开窗纱、招手示意,增添了生活气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下半阙“何当曲奏云璈,听字字、清真叶凤箫”表达了对音乐的向往,想象着在这样的环境中演奏古琴,每一音符都如同清风拂过,叶落有声,充满了雅致与高洁。紧接着,“正丹枫两岸,霜文受记,菊黄三径,粉本争描”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红枫与黄菊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色彩与生命力。

“绣斧闲居,班衣乐志,此福人间未易消”则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绣斧代表了闲适的生活状态,班衣则是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借指穿着整齐、心情愉悦的状态。最后,“耽游处、又斜阳一抹,瞥下花梢”以斜阳映照花梢的景象收尾,既是对一天结束的感慨,也预示着新的开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15)

张玉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杏花

芳期爱是今番早。独倚东风殊窈窕。

小桥曲水燕初飞,细雨淡烟春正好。

酒旗掩映孤村杪。寂寂红楼寒尚峭。

枝头留得几回看,隔巷卖花声唤到。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点绛唇.得外书

雁足缠书,凭风吹过三千路。闲愁触忤。

芳草斜阳暮。淡墨红笺,写遍离人苦。离人苦。

这番新句。填就相思谱。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行香子.寒食雨窗约远春弟同作

雾敛芳汀。香冷云屏。奈韶华、又过清明。

卖饧声里,打叠闲情。算几番风,几番雨,几番晴。

绿酒频倾。丽句催成。话游踪、合到西泠。

小红桥外,水碧烟横。正杏花娇,桃花媚,柳花轻。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霜天晓角.家园散步

柳困花颦。爱春韶遍新。

双燕掠波飞到,浑尚识、去年人。东风。吹面温。

淡烟消远村。隔院秋千弄影,才一霎、又斜曛。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