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舣娥祠敬留二绝(其二)

虽然墟墓一拳土,泰华衡常未必侔。

感动行人忠孝泪,沧江不断水东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尽管坟墓中的一捧尘土,泰山华山的高大或许难以相提并论。
它能触动行人内心忠孝的情感,让泪水如沧江之水滔滔东流不息。

注释

墟墓:坟墓。
泰华:泰山、华山,均为中华名山。
衡常:通常的衡量标准。
未必:不一定。
侔:相等,相当。
感动:触动情感。
行人:过路的人。
忠孝:忠诚和孝道。
沧江:泛指长江下游因水色青苍而得名。
不断:连续不断。
水东流:比喻时间流逝或情感的流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舟舣娥祠敬留二绝(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忠孝美德的赞颂。

“虽然墟墓一拳土”,这句话描绘了古代英雄或忠臣的坟墓,虽历经时光流逝,只剩一把土,但其精神影响却长存。"泰华衡常未必侔"则是说即便是伟大的泰山和华山,也无法与这种精神相比。

“感动行人忠孝泪”,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忠臣坟墓的感慨,触动了路过之人的忠孝之心,让人不禁流下敬佩的泪水。"沧江不断水东流"则是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历史的长河和精神的传承,不断地向前推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忠孝美德的赞扬,以及对历史不朽精神的怀念。语言质朴而深情,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舟舣娥祠敬留二绝(其一)

孝娥何意要垂名,重在天伦一命轻。

若订汉家彤史传,淳于公女尚偷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君异郑兄出示旧诗盖绍定初所信笔也俛仰三十年矣戏成口占复归之

弹指江湖三十年,淋漓旧墨尚依然。

人生未必坚如纸,心事凄凉雪满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听琴客周信民弹秋泉二首(其二)

故里泉声不可闻,携琴相约鲍参军。

山瓢只系经行处,落叶空山好觅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听琴客周信民弹秋泉二首(其一)

雁湖龙井久知名,总入君家匣里清。

客舍试弹三两曲,恍疑飞沫溅尘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