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日景象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情感。"薄薄山云欲湿花",这是对春天细雨即将滋润山花场景的描写,给人以柔和而生机勃勃的感觉。"双双燕子入帘斜"则是家居生活的一幕,燕子穿梭在屋檐之下,透露出春日里闲适的氛围。
接下来两句"西楼尚记垂垂雪,酌酒犹残片片霞",作者似乎是在回忆过去某个场景。"西楼"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居住或常去的地方,而"垂垂雪"则是对那里的冬日雪景的记忆;"酌酒犹残片片霞"则表明在那个地方,作者曾与朋友饮酒至天色将晚之时,那些美好的时光现在只剩下回忆。
然而,随后两句"人已远,发成华。小楼疏竹宅谁家",诗人的情感发生了转变。"人已远"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愁绪,而"发成华"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一种无奈感受;"小楼疏竹宅谁家"这句,则让人不禁思考那座小楼现在是否还有旧日的情景,或者现在是哪个家的住所。
最后两句"试凭去雁通消息,仙子当乘八月槎",诗人似乎在通过鸿雁传递信息给远方的某个人,或许是在表达一种期待。"试凭去雁通消息"是古代常用的表达方式,即通过候鸟传递情书;而"仙子当乘八月槎",则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或者想象,无论是对所思之人的一种祝福,还是诗人自己的某种心愿。
这首诗从自然景物的描写出发,逐渐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最后又回到一种超然脱俗的情境。整体上,它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丰富和情感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