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岭南作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押[尤]韵

翻译

回忆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在广袤的上林苑附近射打猎物,伴着宫殿两旁的楸木树遛马散步。郁郁葱葱的景致非常漂亮,赤县辽阔好似神州一样。美好的时光未曾虚度,好朋友处处相留。无论“雪夜”还是“花朝”,他都能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头。
金人入侵,逃亡到南部偏远的地方,勉强学习应玚、刘桢居王侯门下。朝廷之中,有谁敢为国出力,取得封侯功绩。大雁可以随季迁徙,江流可以日夜奔流,唯独自己,欲归而不得。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已日渐老去,再重返故国显然已是难上加难,只好依托梦境,将自己带回那个魂牵梦萦的故国。

注释

雨中花,词牌名,双调,九十四字。
上苑:上林苑,东汉时置,在洛阳城西。
胡尘卷地:指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占汴京,宋室南迁。
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
应刘:指汉末依附曹氏的应埸、应璩兄弟和刘桢,这一句作者指自己漂泊南荒,寄人篱下的生活。
螭蟠龙卧:指卧龙。
螭,龙类。
蟠,伏。
这里指诸葛亮似的才志之士。
东周:洛阳是东周的王城二这里指朱敦儒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故国山河的深情。"射麋上苑,走马长楸"一句,勾勒出诗人在辽阔草原上驰骋的英武形象,展现了诗人当年的豪迈与自得。

"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中,“葱葱”形容美好的景色和心情,而“赤县神州”则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是对故国的一种理想化表达。诗人在这片土地上享受着美好时光,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度。

"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逝去美好的时光和难得的真挚友情的珍视与留恋。他们在一起的时刻是那么宝贵,以至于不愿意让时间轻易流逝。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则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自由行走,捕捉美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生活。

接下来的"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一段,写出了诗人离开故土,向南方炎热之地进发的情形。这里的“胡尘”、“炎荒”给人一种边塞荒凉的感觉,而“曳裾强学应刘”则是对古代名将刘邦的一种敬仰和自励。

"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一句中,“螭蟠龙卧”形容的是一种巍峨雄伟的山势,而“谁取封侯”则是在询问,谁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取得封地成为诸侯。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英雄霸业的一种向往。

"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一句,写出了边塞的雁每年都要飞往更远的北方,而南方的蛮江则是日复一日地向西流淌。这里有着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终,"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往昔的无限留恋,以及对于生命已至暮年的感叹。这里的“春梦”暗示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而“重到东周”则是在表达一种再次回到过去美好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故国和往昔美好时光深沉的怀念。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坐上和赵智夫瑞香

芝房并蒂空称瑞。几曾见、香旎旎。

也不论兰休比蕙。

王孙高韵,说得的当,不减唐诸李。

今朝影落琼杯里。共才子佳人斗高致。

莫道衰翁都无意。

为他丰韵,为他情味,销得真个醉。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其五)

生长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

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

莫笑衰容双鬓改,自家风味依然。

碧潭明月水中天。谁闲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

西子溪头春到也,大家追趁芳菲。

盘雕剪锦换障泥。花添金凿落,风展玉东西。

先探谁家梅最早,雪儿桂子同携。

别翻舞袖按新词。从今排日醉,醉过牡丹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