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大人书怀(其二)

云翻雨覆不须论,扪虱何妨坐对温。

政恐移文邀俗驾,可能垂箔走高门。

寒松卧雪不知老,脱叶经霜无几存。

醉著锦袍堪一笑,翰林风月我诸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风雨翻腾无需多言,边捉虱子边享受温暖岂不惬意。
只怕官员会发文书邀请世俗之人,能否避开权贵之家的重重阻碍。
寒冬中的松树卧在雪中不知岁月,落叶经霜后留存的更是寥寥无几。
穿着华丽的锦袍沉醉其中,足以引来欢笑,我在翰林院的风雅生活就像我的子孙一样。

注释

扪虱:古人常以捉虱子为闲适之举。
移文:官府文书,此处指邀请函。
俗驾:指世俗之人,与诗人形成对比。
垂箔:窗帘,比喻进入权贵之家的障碍。
寒松:象征坚韧不屈。
锦袍:华美的衣服,代表富贵。
诸孙:诗人自谦,表示自己如同子孙辈享受风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次韵大人书怀(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感态度。

首句“云翻雨覆不须论”,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态度,似乎是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我都不去过于关心。这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平和的一种写照。

接着,“扪虱何妨坐对温”,这里用“扪虱”(即抓虱子)来比喻处理琐碎事务,表示诗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能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第三句“政恐移文邀俗驾,可能垂箔走高门”,则是对官场生涯的一种描写。诗人通过这种描述,隐含着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和超脱之情。

第四句“我能无衣以待冬,直须一饭而已矣”,这里并没有直接出现,但可以推测诗人的这种态度,是一种对于物质生活极简化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向往。

“寒松卧雪不知老,脱叶经霜无几存”则是自然景象与生命哲理的结合。诗人通过松树在严冬中依然挺立,但也承受着岁月的洗礼,体现了对生命短暂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醉著锦袍堪一笑,翰林风月我诸孙”则是诗人酒后的一种自得其乐,也许是在用这种放达的情怀来回应生活中的种种无奈。这里的“翰林风月”,指的是翰林院的学士们所享受的美好时光,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那种高洁、纯粹文化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既有着宋代文人特有的淡泊明志,也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大人江上秋兴

织水轻烟擘不开,晚峰浓翠积成堆。

吹残黄叶风犹舞,飞尽青天鸟却回。

万古关河空拊髀,半天风雨独持杯。

欲将直道干侯印,政恐舟从陆地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仲秉见寄二首(其二)

读书空有癖,学道苦无工。

散策群峰近,穿溪小径通。

此身犹客里,野性合山中。

春水添新浪,烦君理钓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仲秉见寄二首(其一)

别后年仍换,诗来语更工。

音书恨不数,魂梦却相通。

草木春风后,关河夕照中。

飞鸿不可倩,此意付筠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仲甄见贻

向来出处有心期,未厌云霄戢翼飞。

留滞兼旬空怅望,逡巡半路偶同归。

却欣夜语仍连榻,尚忆朝回日典衣。

里闬齐年班又接,世间如我与君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