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立之为悼念友人彭复雅所作的挽诗。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隔月日前犹得书”,描绘了诗人与逝者虽相隔时间已久,但依然能够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接着,“说贫说病两劬媮”一句,通过描述逝者在生活中的艰辛与病痛,展现了其人生的不易与坚韧。
“祗言未晚休文瘦,不料竟成长吉殂”两句,运用典故,将逝者与两位古代文人——沈约(字休文)和李贺(字长吉)相比,表达了对逝者才华与命运的感慨。沈约晚年体瘦,而李贺早逝,诗人以此暗示逝者虽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
“空有泪花愁宿草,可无哀些折生刍”则进一步抒发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泪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痛,宿草比喻逝者已逝,生刍则是古人祭奠亡灵时常用的物品,此处以“可无哀些折生刍”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最后,“平生交旧铭幽笔,今代萧台有大苏”两句,既是对逝者生前友谊的回忆,也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其中,“大苏”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这里借以赞誉逝者在文学上的影响力,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作品能流传后世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才华及命运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逝者文学成就的崇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