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思虑与对未来的憧憬。
“伯约计成空”,开篇即以“伯约”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暗示了某种未竟之志或遗憾之事,引出后续情感的铺陈。“烟雾朦胧”、“朝暾只在碧霄中”则营造了一种迷离而遥远的氛围,仿佛是主人公心中难以触及的理想或梦想。“滴下征衫无限泪,不是胡桐”,通过泪水的流淌,表达了深深的哀愁与无奈,而“不是胡桐”则可能暗含着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否定或超越。
“莫便惜龙钟”,一句转折,似乎是对前文情感的暂时放下,鼓励人们不要因年华老去而自怜自艾。“原有天公”,则透露出对命运或自然法则的一种敬畏与接受,暗示着即使面对岁月的无情,也应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芙蓉花待九秋红”,以秋天盛开的芙蓉花为喻,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有绽放的可能。“宝殿大樽千斛酒,良会重逢”,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聚会,充满了欢愉与期待,预示着即便经历了种种困难与离别,美好的重逢与相聚仍是值得期待的。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命运以及未来可能性的深刻思考与美好愿景,既有对过往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