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赠何柏友山中

踪迹同为一隐沦,思君落落少相亲。

鸟知好木终难择,剑有千金尚未贫。

松桧春林时独往,藤萝明月夜无人。

年来更有牢骚者,不钓滨江欲买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山林间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诗中的“踪迹同为一隐沦”一句,点明了诗人与隐士之间的共鸣,强调了他们共同追求的隐逸生活。接下来,“思君落落少相亲”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交往的疏离感,表达了对真正知己的渴望。

“鸟知好木终难择,剑有千金尚未贫”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鸟选择栖息之地和剑的价值来象征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抉择,以及内心的贫富观。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平衡思考,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财富或地位,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富足。

“松桧春林时独往,藤萝明月夜无人”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山林之中,与自然界的松树、桧树、藤蔓、明月为伴的场景,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与自由。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既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与净化。

最后,“年来更有牢骚者,不钓滨江欲买邻”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反思。他认为,尽管生活中存在诸多不满与抱怨,但他更愿意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归宿,通过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流,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8)

张家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先文烈兄增城侯(其一)

草堂睡起怜孤影,忆到增城莫可寻。

杜宇年年枝上血,鹡鸰夜夜梦中心。

剑同王气沉秋水,星暗流云失羽林。

鼙鼓中原睢泪尽,不堪风雨独哀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忆先文烈兄增城侯(其二)

大业曾教好自期,梯云楼上日相随。

独传黄石书三卷,说向青萍酒一卮。

碧血难寻天地阔,幽怀无诉鬼神知。

茫茫何处看华表,愁绝吾生鬓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佗城

六朝往事竟如何,落日黄沙饮橐驼。

自昔弦歌闻百粤,于今烽火比三河。

愁人寂寞秋闻笛,壮士悲凉夜枕戈。

不见赵佗能拒汉,年来事业独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喜王德孚过宿江馆

我住江村君住城,不来如隔数千程。

十年往事同归梦,半世闲身等泛萍。

海月有情移榻近,荷风随意入帘清。

相留一宿非容易,对话藤床感慨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