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龙生辰三首(其一)

纲宗壁立大崔嵬,魔外闻风胆自摧。

万古知音今日是,三关锁钥一时开。

从教意气纵横去,终解形容寂寞回。

寄语儿孙著精彩,黄龙手段似南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老黄龙生辰三首(其一)”为题,出自宋代诗人释德洪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禅宗思想。

首句“纲宗壁立大崔嵬”,以“纲宗”比喻佛法的根基,形象地描绘出佛法如巍峨的山峰般稳固不可动摇,暗示佛法的权威与力量。接下来,“魔外闻风胆自摧”则揭示了佛法对于邪恶势力的震慑作用,即使是最顽固的敌人,也难以抵挡佛法的光芒。

“万古知音今日是,三关锁钥一时开”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世性和深远影响。无论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在当下的现实中,佛法都能找到共鸣者,如同打开了通往智慧与解脱的三关锁钥,让人们得以窥见真理的光辉。

“从教意气纵横去,终解形容寂寞回”则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个性的肯定,同时也强调了最终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指导,也是对社会和谐的呼吁。

最后,“寄语儿孙著精彩,黄龙手段似南台”以亲切的口吻,鼓励后辈们在传承佛法的同时,也要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就像黄龙寺的高僧一样,既有深厚的内功,也有独特的风格。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后人的期望,也蕴含了对佛法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启发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老黄龙生辰三首(其二)

尘劳山峻铁崔嵬,曾向慈明喝下摧。

解作隐身衣带露,不须弹指阁门开。

三关未透从教去,万里追思却再回。

已坠纲宗谁整顿,杖藜今日独登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老黄龙生辰三首(其三)

同登九仞到崔嵬,困极那辞共堕摧。

待汝狐疑犹豫处,当机佛手等闲开。

昔年成物心空切,今日临风首重回。

满院新晴春已老,落花飞絮点池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一)

今年十月十六日,老汉行藏世不知。

石女梦中无死地,空花落后记生时。

无声三昧重闻举,入骨风流说向谁。

妙叶当机休拟议,电光翻影不容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二)

一句全提离死生,如今非住昔非行。

若知此老无今古,便解临机透识情。

满院松声霜后好,十分山月夜来清。

儿孙要识吾宗旨,只个金刚瞎眼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