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道中(其一)

群山奔会中,孤岭每一卸。

丛丛灌木合,隐隐村墟藉。

后巘降已深,前溪入犹乍。

田畴好风日,夜雨长禾稼。

丈人倚柴荆,召客憩茅舍。

绕屋栖余粮,仓廪无隙罅。

丰年岂有常,比户毕婚嫁。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兴安道中的景象,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乡村的宁静。"群山奔会中,孤岭每一卸",形象地写出了山势的起伏和孤岭的独立,富有动态感。"丛丛灌木合,隐隐村墟藉",细腻描绘了山间村落的隐蔽与静谧,灌木丛生,村落依稀可见。

"后巘降已深,前溪入犹乍",通过前后景的对比,表现出空间的层次感,溪流潺潺,山势渐低。"田畴好风日,夜雨长禾稼",展现了丰收的季节,田地沐浴在阳光和夜雨中,滋养着庄稼。

"丈人倚柴荆,召客憩茅舍",描绘出农夫的热情好客,他们倚着简陋的柴门,邀请过路的客人歇息于茅草小屋。"绕屋栖余粮,仓廪无隙罅",进一步强调了丰年的富饶,粮食堆积,仓库充实。

最后两句"丰年岂有常,比户毕婚嫁",揭示了生活的常态,虽然丰收带来喜悦,但人生百态,婚嫁之事也在此时进行,寓意着生活的循环往复和人间烟火气。

整体来看,蒋士铨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暖,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兴安道中(其二)

连峦石轮囷,起伏散壁垒。

我疑神人战,旗鼓掷于此。

免胄鬝尔颠,覆釜赭其底。

时清洗兵久,刀剑不须砥。

地力用各殊,藉以镇郊鄙。

团团列星陨,鞭挞孰能徙。

崩崖垂象鼻,宛若钜桥圯。

石尔苟能言,吾将扣微旨。

形式: 古风

兴安道中(其三)

灵山自端居,岑山走一臂。

侧岭卧高原,城郭压肩背。

县门带场圃,榛莽杂芜秽。

街衢日色薄,寂寞吏民对。

昔闻聚逋逃,据险亦可畏。

荒墟存黑灰,冶灶今则废。

怀哉古人心,建置岂无谓。

形式: 古风

出门(其一)

三十官京师,迎母东华住。

四十归田园,别母临安去。

十年不离膝,一朝行李具。

陨涕看乌雏,哑哑绕庭树。

形式: 古风

出门(其二)

老怀重骨肉,贫家轻别离。

饥来携子出,低头拙言词。

我肠转车轮,母泪落绠縻。

牵衣不成语,但道勿我思。

垂老别儿孙,感伤唯自知。

我生无弟兄,亲戚况天涯。

馨膳托家人,痛矣《南陔》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