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宫寺上方瑜道人出漫题

摄衣禅界中,高步上方外。

乾坤更空阔,川岳谢埃块。

行人杖屦底,地与烟霞会。

道人游四衢,行止各无碍。

竹日弄清影,松风听寒籁。

心将万化冥,始觉斯游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洪朋在天宫寺上方瑜道人处的游历体验。诗中以“摄衣”开篇,生动展现了诗人步入禅境时的庄重与虔诚。接着,“高步上方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天地间空旷辽阔,山川大地仿佛都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污浊。

“乾坤更空阔,川岳谢埃块。”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所见之景的宏大与纯净,天地间一片宁静,山川之间不再有尘埃的遮蔽,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行人杖屦底,地与烟霞会。”诗人通过“行人”的视角,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受,地与烟霞相融,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道人游四衢,行止各无碍。”这里的“道人”指的是瑜道人,他自由自在地游走在四方,行动不受任何束缚,体现了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竹日弄清影,松风听寒籁。”竹林在阳光下投射出清幽的影子,松树在风中发出寒冷而悠扬的声音,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被诗人细腻捕捉,赋予了生命和情感。

“心将万化冥,始觉斯游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通过这次游历,他仿佛与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的冥想状态,认识到这次旅行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收录诗词(200)

洪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宫寺

昨日头岑卧,何曾越门限。

徐侯遣行李,邀我伊蒲馔。

天宫布金地,长者何代建。

柴门实咫尺,佛事亦俨焕。

道人呈家风,秋蔬更香饭。

玉麈对胡床,凉飙飒河汉。

晚来上方上,千里人纵观。

平生蓬蒿底,所适鱼鸟愿。

佳人赠我诗,烂若锦绣段。

圣哲期暮年,抚事一长叹。

形式: 古风

晚同师川驹父玉父游大梵院小轩

山气夕巃嵷,川光暮澄凝。

棂轩俯川岳,拄杖相与登。

脱屦就閒旷,秉羽居高明。

盘礴飞鸢上,挥斥蜿虹横。

令弟各英妙,舌本淮湖倾。

朋也老无能,前身云水僧。

萧萧缘坡竹,凉飙为我兴。

执热快一濯,何必踏层冰。

形式: 古风

陪师川纳凉大宁寺得绿字

六月维长夏,炎热不可触。

车马断经过,卧痾适所欲。

欻作城北游,佛界映空谷。

方塘荷气清,层轩竹阴绿。

徐侯辨食事,意豁忘羁束。

鸣蜩韵高寒,凉飔荡烦促。

坐隐者谁子,飞雹下棋局。

胜负吾不知,静啸荫乔木。

徙倚失日车,旋归想雨足。

可令夜气清,更使年谷熟。

形式: 古风

城上

杖策城上头,初日破冥晦。

颇知春意还,早觉寒事退。

风前识西岑,烟处认东汇。

人如旋磨蚁,舟似覆杯芥。

鹳鹤掠水涯,箫鼓杂天籁。

便当杭清浅,底事返阛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