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兴济道中

袅袅秋风凄卫水,归舟一叶秋风里。

短发未梳眠乍起,三十里,快帆亦会归人意。

漫说东方饥欲死,白粮连舫趋燕市。

三老相逢作吴语,空索米,长安半是侏儒耳。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渔家傲·兴济道中》由明代诗人戴澳所作,描绘了秋日行舟于卫水之上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慨。

首句“袅袅秋风凄卫水”,以袅袅秋风起笔,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卫水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略带悲凉。接着,“归舟一叶秋风里”进一步点明了诗人的行踪,一叶小舟在秋风中缓缓前行,仿佛是诗人孤独旅程的写照。

“短发未梳眠乍起,三十里,快帆亦会归人意。”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在舟中短暂休息后的场景,虽未完全梳洗,但精神饱满,似乎对未来有所期待。三十里路程,快帆的疾行似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急切与希望。

“漫说东方饥欲死,白粮连舫趋燕市。”这两句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东方地区因饥荒而民不聊生的情景,白粮(指粮食)连舫(船只)赶往燕市(可能指北京),反映了当时粮食短缺、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状况。

“三老相逢作吴语,空索米,长安半是侏儒耳。”最后两句通过三老相遇、交谈的场景,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底层人民的苦难。他们用吴语(可能是指南方方言)交流,却只能空谈求食,长安城中一半的人如同侏儒般生活艰难,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现实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

戴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杨莪蒿

老至躬耕卫水涯,纆桑君复惜年华。

山川独放达官舫,鸡黍重寻野客家。

竹隐锉帘闲鸟雀,尘飞谈笑带烟霞。

穷庐近识身多累,得借桐阴晚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兴济县刁芬之限穷字

兴济聊停棹,下船顾龙宫。

饥鼯窜古瓦,颓垣卧秃松。

金张许史地,所事都成空。

纵步衢冲间,城闉看阘茸。

幸余槐榆影,俛仰黉序中。

此外遂无他,可以问窊隆。

土人为予说,罹变此处同。

掩口城破后,云何辱乃公。

所赖此荒薄,得以全我躬。

予曰见何晚,此说故无庸。

先朝戚里旧,一日等飘风。

往复乘除尔,事理讵有穷。

天地齐一视,彼我不为功。

吐辞未既意,荒城日下舂。

形式: 古风

青县以北书所见

青城叹靡尽,赤子惨莫舒。

变属经年后,感深弥似初。

当时遭祸乱,今日见丘墟。

老稚鲜存活,门庭概破除。

孑遗无日过,所在餐风居。

待妇何从馈,盼儿倚孰闾。

行来百步内,坐少三未储。

痛定重思及,愁深谁与抒。

出汤早蹈火,后篦愈前梳。

流血满天地,积戈遍车书。

巢林徒有燕,穴地已无鱼。

丧亡今若此,诛敛竟何如。

形式: 古风

青县冻成青谶也同行尤之赋以解嘲

青女怜才目也青,款留一夜冻云汀。

石尤置酒羁行旅,路鬼催诗上客軿。

偶尔纪游当一吷,何知占聚合三灵。

小舟载雪难乘兴,且共扶摇徙北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