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清思堂偶成》。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归隐,远离尘嚣,坚守心灵净土的心境。
首句“垂老将休俗累轻”,描绘了诗人临近老年,决心摆脱世俗烦恼,过上轻松自在生活的状态。这里的“垂老”不仅指年龄上的衰老,也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休俗累轻”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减轻生活负担的渴望。
次句“旧乡来守越王城”,进一步说明了诗人选择回到故乡,守护那座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的“越王城”。这不仅是对家乡的眷恋,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通过“旧乡”和“越王城”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第三句“吾怀自信无污染”,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坚定信念。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诗人坚信自己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无需外界的干扰和污染。这既是对自我精神境界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保持人格独立和道德纯净的坚持。
最后一句“何必升堂思始清”,则是对前文思想的深化和总结。诗人认为,真正的清静和纯净并非来自于外在的仪式或形式(如“升堂”),而是源自内心的自觉和自省。只有当一个人能够深入内心,进行自我反思和净化时,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清净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文化和自我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