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人见和复次韵

渊明事独往,谋酒不谋国。

引壶自酌罢,高卧幽窗北。

孤松供盘桓,五柳伴幽寂。

时赴中道邀,未觉体小剧。

八旬弃县令,忻若重负释。

安石登冶城,清谈工剖击。

竹林事游燕,百金费群客。

丝竹聊写情,副此杯铛癖。

岁晚白鸡梦,颓龄天不惜。

二士俱好饮,世运属艰棘。

身今扫閒轩,红蕖荫鲂鲫。

远挹环峰秀,下临湍水激。

得酒且尽欢,何人寿金石。

不如更添烛,夜漏淹晷刻。

醺酣便逃禅,酩酊非阏适。

从教醉谬误,黎明不能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爱好饮酒的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通过对比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物选择,展现了对自由、自然与饮酒之乐的追求。

首句“渊明事独往,谋酒不谋国”,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功利的淡漠。接着,“引壶自酌罢,高卧幽窗北”描绘了独自饮酒、静卧窗边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孤松供盘桓,五柳伴幽寂”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孤独与宁静之美,松树与五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淡泊。接下来,“时赴中道邀,未觉体小剧”则表明了诗人虽身处孤独,但内心充实,享受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八旬弃县令,忻若重负释”反映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解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安石登冶城,清谈工剖击”则以王安石为例,对比了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选择与追求。

“竹林事游燕,百金费群客”描绘了竹林七贤的聚会场景,强调了友情与自然之乐的重要性。“丝竹聊写情,副此杯铛癖”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与饮酒来抒发情感,追求生活中的乐趣。

“岁晚白鸡梦,颓龄天不惜”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长寿的渴望。最后,“二士俱好饮,世运属艰棘”总结了两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时代背景的矛盾,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选择与生活状态,展现了对自由、自然与饮酒之乐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次韵章婿道祖倧山居

我本丘壑人,负乘辄致寇。

归来卧湖海,梦断三接昼。

尚馀忧国心,带眼日惊瘦。

腾装居景山,飘飘云出岫。

门无长者辙,相见谁肯就。

吾甥相国孙,款我裹粮糗。

禅关有圣解,已语则无咎。

两庵同相攸,卜邻殆天授。

登盘无槟榔,客居必见宥。

富贵应自知,不询唐举寿。

形式: 古风

病起二首(其一)

春风散顽阴,我亦除积痾。

客居有园林,得暇辄一过。

残梅雪尚积,曲沼春已波。

傥或不近酒,如此推迁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病起二首(其二)

人生身后名,孰得还孰失。

岂若一杯酒,聊复得永日。

如何杜陵老,感难百忧集。

不饮孰忘忧,饮多或生疾。

惟其疾之忧,已矣两相直。

形式: 古风

立方和韵复和一首

属疾大废食,始进一麦麻。

客至阙均礼,呼儿办瓜茶。

冷落乏胜事,病苦将日加。

儿曹解人意,为泼闽岭芽。

山深生意足,香味冠百嘉。

依稀仙掌露,彷佛石桥花。

过盏谢新法,失杯戒憎蛇。

甘我舌三寸,浇我书五车。

馀沥均学子,少长各有差。

何须待鞠卺,此段固已佳。

人生草头露,迅晷堪惊嗟。

适意贫亦乐,钟鼎来何赊。

今朝复何幸,濯暑分流霞。

苏息问苍生,欲泛牵牛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