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仁季咏梅韵(其二)

水边得月共楼台,此处风光可认梅。

万态争如疏影好,一尊何惜笑颜开。

东君为尔饶先著,俗子逢之倒射回。

莫恨陇寒无驿使,江南冲暖望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再次仁季咏梅韵(其二)》,主要描绘了水边月色与楼台相映,梅花盛开的美景。首句“水边得月共楼台”形象地展现了夜晚月光洒在水边,与楼台相映成趣的画面,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氛围。次句“此处风光可认梅”点明了主角——梅花,暗示了梅花的清丽和独特魅力。

接下来,“万态争如疏影好”赞美了梅花的疏影之美,与繁花争艳相比,它以简约的姿态更显得高洁。诗人借酒助兴,“一尊何惜笑颜开”,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也寓含了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诗人进一步赋予梅花以生机,“东君为尔饶先著”,将春风比作东君,暗示梅花是春天的使者,早于万物开放。

“俗子逢之倒射回”一句,通过对比“俗子”与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超凡脱俗品格的赞赏。最后一句“莫恨陇寒无驿使,江南冲暖望归来”,诗人安慰梅花不必遗憾冬季的寒冷,因为春天一定会到来,那时梅花将在江南温暖的气候中绽放,期待着人们的归来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梅景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美好事物终将到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再次韵熟药名

善保生经莫怨冬,心存和气自消风。

谁能聚宝徒誇富,粗有千金不诉穷。

未许二仙为圣散,且将一字见神功。

何时相对清凉饮,越舞齐讴酒不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至淮南

湓浦经从后,淮壖欲到时。

江山春自改,风雨日相随。

泥滑禽犹诉,崖悬马欲疑。

解鞍聊间息,造物本无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儿辈食雪和兖子韵

天然高洁淡为真,似蜜增甜亦可人。

不分瑶花惊俗眼,更招琼液到吾唇。

取来酒后团栾夜,压尽人间瘴疠春。

遥想嚼毡清到骨,古来持节要忠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官约赋红梅成五十六字

淡中著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

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

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

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竹篱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