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谷诗为马正甫作

终南何所有,竹谷香回复。

秀岭高连西华西,洞壑遥通曲江曲。

笼籦筱簜千万竿,拂雾参天森似玉。

有时风雨或萧萧,入夏雪霜还肃肃。

扶风儒生马季长,洒落高情媚幽独。

忽然取适心神开,来向谷中成卜筑。

櫹椮岂数辟疆园,虚静应同子真谷。

蓝田对长碧琅玕,紫阁平分翠色寒。

彷佛清飙闻杂佩,逍遥素月窥檀栾。

先生少小爱文词,老大犹无三径资。

一行作吏废此事,南山竹谷空相思。

君不见杜陵草堂埋草芜,辋川竹里成邱墟。

惟有诗辞在千古,至今歌咏成嗟吁。

吁嗟我今竹谷歌,独无佳句将奈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竹谷诗为马正甫作》由明代诗人蒋山卿所作,描绘了终南山竹谷的美景与隐士马季长的生活状态。

首先,诗人以“终南何所有,竹谷香回复”开篇,点明主题,终南山的竹谷香气四溢,引人入胜。接着,“秀岭高连西华西,洞壑遥通曲江曲”,描绘了山岭的秀丽和山谷的深远,展现了竹谷的自然之美。

“笼籦筱簜千万竿,拂雾参天森似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竹林的茂盛与高耸,仿佛是参天的玉石一般,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下来,“有时风雨或萧萧,入夏雪霜还肃肃”则通过风雨与雪霜的变化,展现了竹谷四季的不同风貌。

“扶风儒生马季长,洒落高情媚幽独”中,诗人引入了主人公马季长,一位洒脱的儒生,他喜爱竹谷的幽静,选择在此筑屋居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忽然取适心神开,来向谷中成卜筑”,表达了马季长在竹谷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

“櫹椮岂数辟疆园,虚静应同子真谷”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竹谷的宁静与美好,与古代隐士子真谷相媲美。接着,“蓝田对长碧琅玕,紫阁平分翠色寒”通过蓝田与紫阁的对比,展现了竹谷的色彩与层次感,以及其清冷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彷佛清飙闻杂佩,逍遥素月窥檀栾”描绘了竹谷中的清风与月光,以及竹叶的轻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最后,“先生少小爱文词,老大犹无三径资”表达了马季长年轻时热爱文学,年老后却因生活所迫无法继续追求自己的兴趣,只能在心中怀念竹谷的美好。

“一行作吏废此事,南山竹谷空相思”总结了马季长的生活状态,他在官场忙碌,无法再享受竹谷的宁静与美好,只能在心中思念。结尾“君不见杜陵草堂埋草芜,辋川竹里成邱墟。惟有诗辞在千古,至今歌咏成嗟吁。吁嗟我今竹谷歌,独无佳句将奈何”引用杜甫和王维的典故,表达了对马季长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写出更多佳句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竹谷的描绘和对马季长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5)

蒋山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羚羊峡(其一)

羚羊峡前风色高,羚羊峡口江怒涛。

长年移棹维江皋,青山白水亦相荡,客心与尔同萧骚。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羚羊峡(其二)

此生自信非蠕涎,风云变态仍问天。

何由跕跕惊飞鸢,扶桑断石去不远,铜柱高倚南山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阳以道归桃川

桃川子,归桃川。朝发凤凰台,夕指鱼凫天。

峨眉山月照沧海,巫峡溪风吹紫烟。

锦城西去桃满川,春风烂漫开欲然,何用窘束坐自煎。

君不见封侯何人曲如钩,道边何人直如弦。

从来矩步难为用,自古红颜多妒妍。

君今弃置勿复道,且向桃川高枕眠。

赤霞潋滟波光泛,看君不异桃源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安乡道中观妇人插田

南村北村竞栽禾,新妇小姑兼阿婆。

青裾束腰白裹头,手掷新秧如掷梭。

打鼓不停歌不息,似比男儿更膂力。

自古男耕女专织,怜尔一身勤两役。

吁嗟乎长安多少闺中人,十指不动金满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