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寺丞竹

虚怀延伫半生心,寥廓相逢恨转深。

云合洞庭鱼鸟散,弦鸣清庙管鼗沉。

吴刚月殿鸾空舞,丁令辽阳鹤错寻。

馀慨欲论犹未得,天涯别后听遐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宣所作,名为《题高寺丞竹》。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竹子时的思绪与感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虚怀延伫半生心”,开篇即以“虚怀”二字点明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谦逊,面对竹子时,他以一种平静而深邃的心态,久久地驻足凝视,仿佛在与竹子进行心灵的对话。接下来,“寥廓相逢恨转深”一句,表达了诗人与竹子相遇时的复杂情感,既有欣喜,又有遗憾,这种情绪的深化,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云合洞庭鱼鸟散,弦鸣清庙管鼗沉”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竹子比作洞庭湖上的云,鱼鸟,以及清庙中的乐器,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形态与声音,既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

“吴刚月殿鸾空舞,丁令辽阳鹤错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将竹子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吴刚、鸾鸟、鹤等元素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充满神秘色彩的意境,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

最后,“馀慨欲论犹未得,天涯别后听遐音”两句,表达了诗人未能完全表达出心中感慨的遗憾,以及对未来可能的相遇和交流的期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竹子之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人与自然、过去与未来关系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历史、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3)

吴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瀑布岩

月高长握笛,风急骤添弦。

欲问来何处,青天但默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板桥

一板虽然薄,犹能济远人。

如何当路客,鞭石慕亡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题石钟山

天阔鸟雀走,月寒烟露清。

巨涛舂百坎,何啻万钟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枕上闻樵唱

半掩柴扉睡正饶,儿童忽地唤行樵。

山人不是全然懒,只恐天寒雪未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