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渌水通朱阁。
美人二八面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美丽景象,开篇即以“何处春风吹晓幕”引人入胜,展现了春风轻拂之下的柔和气氛。接着,“江南渌水通朱阁”则进一步描绘出一片繁华与宁静共存的画面。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仅停留在景色描写上,他转而聚焦于一位美人,她“二八年华面如花”,这是对她容颜之美的赞誉。她的泪水随着春风飘落,“泣向春风畏花落”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易逝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无法长久的哀愁,以及面对春天里盛放而又易逝的花朵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青草湖边日色低,黄茅嶂里鹧鸪啼。
丈夫飘荡今如此,一曲长歌楚水西。
高阁成长望,江流雁叫哀。
凄凉故吴事,麋鹿走荒台。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不到山阴十二春,镜中相见白头新。
此生不复为年少,今日从他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