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豆卢策先辈

丧车出东门,生时马无力。

何处入黄泉,嵩高山西北。

室人万里外,久望君官职。

今与牵衣儿,翻号死消息。

平生江海上,我不空相识。

远客迷畏途,孤鸿伤一翼。

行将鸡黍祭,已是乌鸢食。

劝酒执御郎,行人有哀色。

先悲三尺土,经岁哭不得。

眼前双双流,故袂安可拭。

一拜隔千里,生人意何极。

唯有阳春曲,永播清玉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丧车驶出东城门,生前马匹已衰弱。
不知通往何处黄泉,嵩高山在西北方。
亲人远在他乡万里,长久期盼你的官位提升。
如今却与幼子,只闻你死亡的消息。
一生漂泊江湖海,相识并非徒劳无益。
远方游子畏惧前行,孤雁折翅心悲痛。
即将以鸡黍祭奠,却已成乌鸢盛宴。
劝酒给驾车的人,行人的哀伤难以掩饰。
先为三尺之土悲伤,一年来无法停止哭泣。
泪水眼前成双流,旧衣怎忍擦拭去。
千里相隔只能一拜,生者心情何等凄切。
唯有阳春白雪曲,永传你清白的美德。

注释

丧车:出殡的车辆。
无力:衰弱无力。
黄泉:阴间。
嵩高山:地名,指嵩山。
室人:家人。
官职:官位。
牵衣儿:幼子。
死消息:死亡的消息。
江海:形容漂泊不定。
空相识:徒然相识。
畏途:艰难的道路。
孤鸿:孤独的大雁。
鸡黍祭:用鸡和黍米祭祀。
乌鸢食:乌鸦和老鹰争食。
御郎:驾车的人。
哀色:悲伤的表情。
三尺土:坟墓。
哭不得:无法停止哭泣。
故袂:旧衣。
拭:擦拭。
千里:遥远的距离。
意何极:心情何等悲痛。
阳春曲:高雅的音乐。
清玉德:清白美好的品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悼豆卢策先辈》,它表达了诗人对故去亲友的深切哀思和不尽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景象描绘出诗人的悲痛心境。

"丧车出东门,生时马无力。何处入黄泉,嵩高山西北。" 这几句诗设定了一个哀伤的情景,丧车即死者的车辆,从东门出发,暗示着死亡的突然降临,而“生时马无力”则是对逝者生前境遇的一种隐喻,表达了对逝者命运多舛的同情。"何处入黄泉"指的是死者魂魄所去之地,而"嵩高山西北"则是具体的地理位置,给人以深远和庄严的感觉。

"室人万里外,久望君官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虽身在万里之外,但仍然关心逝者生前的功名与地位。这份思念跨越了时空,显得格外沉重。

"今与牵衣儿,翻号死消息。平生江海上,我不空相识。" 诗人现在与一个牵着衣服的孩子一同悲伤,孩子可能是逝者的遗孤,而“翻号死消息”则是在告知逝者之死的消息。"平生江海上"表达了诗人与逝者生前相识的情谊,并非空穴来风。

"远客迷畏途,孤鸿伤一翼。行将鸡黍祭,已是乌鸢食。劝酒执御郎,行人有哀色。先悲三尺土,经岁哭不得。" 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和祭奠之情。远客迷路,孤鸿伤翼,都是用来比喻诗人的心境,行将进行祭祀,但已是乌鸢等猛禽在觊食,显示出生与死的强烈对比。"劝酒执御郎"可能是在描述一场宴席上的景象,而"行人有哀色"则表明了诗人的哀伤心情。

"眼前双双流,故袂安可拭。" 这两句诗是对逝者生前的衣物的留恋之情,这件衣服现在已成为了怀念逝者的物品,而"眼前双双流"则可能是在描述泪水的流淌。

"一拜隔千里,生人意何极。唯有阳春曲,永播清玉德。" 最后几句诗是对逝者的一种精神寄托,即使相隔千里,也要向逝者行礼致敬,而“生人意何极”则是在表达这种哀思之情无远弗界。"唯有阳春曲,永播清玉德"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音乐来传承逝者的美德,使其精神得以长存。

这首诗虽然语调平和,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每一个意象都透露出诗人的哀伤与怀念,是一篇充满了人性温暖的悼亡之作。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晚山蝉

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

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章华宫行

烟渚南鸿呼晓群,章华宫娥怨行云。

十二巫峰仰天禄,金车何处邀云宿。

小腰婑堕三千人,宫衣水碧颜青春。

岂无一人似神女,忍使黛蛾常不伸。

黛蛾不伸犹自可,春朝诸处门常锁。

形式: 古风

萧史图歌

霜绡数幅八月天,綵龙引凤堂堂然。

小载萧仙穆公女,随仙上归玉京去。

仙路迢遥烟几重,女衣清净云三素。

胡髯毵珊云髻光,翠蕤皎洁琼华凉。

露痕烟迹渍红貌,疑别秦宫初断肠。

此天每在西北上,紫霄洞客晓烟望。

形式: 古风

隋宫

御街多行客,行客悲春风。

楚老几代人,种田炀帝宫。

零落池台势,高低禾黍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