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史图歌

霜绡数幅八月天,綵龙引凤堂堂然。

小载萧仙穆公女,随仙上归玉京去。

仙路迢遥烟几重,女衣清净云三素。

胡髯毵珊云髻光,翠蕤皎洁琼华凉。

露痕烟迹渍红貌,疑别秦宫初断肠。

此天每在西北上,紫霄洞客晓烟望。

形式: 古风

翻译

八月秋霜如轻纱,华丽的龙凤装饰堂皇。
穆公之女小萧仙,随仙驾云前往玉京天宫。
仙途遥远雾蒙蒙,她身着素衣云中行。
胡须飘逸发髻光,翠绿的花穗映琼华,清凉无比。
露珠和烟痕染红颜,仿佛刚离秦宫心悲切。
这天宫常在西北方,紫霄洞中人清晨望向烟霞。

注释

霜绡:秋霜像轻薄的丝织品。
綵龙引凤:华丽的龙凤图案。
穆公女:穆公的女儿。
玉京:道教中的天宫。
仙路:仙人的道路。
烟几重:重重迷雾。
女衣清净:女子的衣物洁净。
胡髯毵珊:胡须柔顺的样子。
翠蕤:翠绿的花穗。
琼华:美玉般的花朵。
秦宫:古代秦国的宫殿。
紫霄洞:传说中的仙人洞府。
晓烟望:清晨望着烟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画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想象,将画中的仙女与现实生活中的公子联系起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既神奇又宁静的世界之中。

首句“霜绡数幅八月天”通过对秋天早晨轻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而淡雅的氛围。紧接着,“綵龙引凤堂堂然”则展现了一幅龙和凤舞动的图景,给人以威严与庄重之感。

“小载萧仙穆公女”一句,将画中的仙女与历史上的萧史联系起来,而“随仙上归玉京去”则让读者感受到仙女回归天界时的那种超脱尘世的情景。

接下来的几句:“仙路迢遥烟几重,女衣清净云三素。胡髯毵珊云髻光,翠蕤皎洁琼华凉。”通过对仙境道路、仙女衣着及头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深厚情感。

“露痕烟迹渍红貌,疑别秦宫初断肠。”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将仙女与古代美人的形象相联系,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沧桑和人间的情愫。

最后,“此天每在西北上,紫霄洞客晓烟望。”诗人似乎将自己置身于一个高远的位置,眺望着仙境的云烟,体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情感和对于精神家园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隋宫

御街多行客,行客悲春风。

楚老几代人,种田炀帝宫。

零落池台势,高低禾黍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杂曲歌辞.夜寒吟

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

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

远人归梦既不成,留家惜夜欢心发。

罗幕画堂深皎洁,兰烟对酒客几人。

兽火扬光二三月,细腰楚姬丝竹间。

白纻长袖歌闲闲,岂识苦寒损朱颜。

形式: 乐府曲辞

寓兴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

梦神不无迹,谁使烦心用。

鲁圣虚泣鳞,楚狂浪歌凤。

那言阮家子,更作穷途恸。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悲哉行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

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

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

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

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

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入门。

生结千岁念,荣华及百孙。

黄金买性命,白刃酬一言。

宁知北山下,松柏侵田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