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行

日没处,天尽头,尾闾东注何时休。

蓬壶阆苑在何处,闻有金银宫阙五城十二之琼楼。

我欲往从之,但见洪涛巨浪从我今谁由。

何当挟飞仙,汗漫同遨游。

弱流万里等閒度,遍览三山与十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望海行》,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大海的无限遐想与向往,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首句“日没处,天尽头,尾闾东注何时休”以日落和大海的广阔为背景,表达了对大海无尽的想象。尾闾,传说中的地底出口,此处用来形容大海的深邃与无穷。诗人以日落和尾闾的意象,展现了大海的辽阔与神秘。

接着,“蓬壶阆苑在何处,闻有金银宫阙五城十二之琼楼”两句,将想象中的仙境与现实中的大海相连,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与向往。蓬壶阆苑,古代神话中的仙境,金银宫阙、五城十二楼则是极尽奢华的想象,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我欲往从之,但见洪涛巨浪从我今谁由”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这些美好事物的决心,但面对汹涌的海浪,又感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这里既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也隐含了对现实挑战的无奈与反思。

最后,“何当挟飞仙,汗漫同遨游。弱流万里等闲度,遍览三山与十洲”四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仙人的力量,跨越重重障碍,畅游于仙境之中。弱流,指细小的水流,此处比喻困难或障碍;三山与十洲,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和仙岛,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这几句诗展现了诗人超越现实、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浪漫情怀。

整体而言,《望海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海的深刻情感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思考。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卧病

一镫孤馆夜寥寥,八月文园病未消。

动觉此身成附赘,静观物理自逍遥。

长缨顿骥悲千里,尺渎旋鳞困一朝。

之子不来秋欲晚,空庭风叶雨潇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陪夏宪副正夫游石湖

东风湖上试春衫,树杪飞桥破石岩。

废宅草深悲往事,断碑苔没认馀劖。

上方云影层层塔,震泽波光隐隐帆。

吊古登高兴无限,归途西日在松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桧轩

虎山鸠峰两岞崿,西金亭亭宛如凿。

问谁居者两吴君,结发清修老弥恪。

当年何人送桧栽,栽向庭前小芸阁。

时时兄弟坐两偏,偏袒吟哦双露脚。

我行十载还过之,翠壁苍崖人去邈。

庭中老桧参天长,昔拱今来十围弱。

古苔驳落文章隐,苍玉拳奇根节错。

半空时战风雨声,平地恐作蛟龙跃。

万牛回首亦不动,遮莫千秋卧云壑。

木强取柱柔取束,社栎自全终自怍。

樊侯种漆已阔疏,魏王贻瓠还濩落。

何如种树还种德,德树同荣扫寥廓。

为君封殖表双高,他日山人过必作。

形式: 古风

立春

空山月上雪未消,土牛击碎城东郊。

报道春来春不见,朝来试看梅花梢。

形式: 古风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