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晴雪

醉倚崔嵬梦剡溪,觉来翻讶众峰低。

孤标想见天山北,万里飞来蜀国西。

每怪珠光含霁月,不知玉气吞晴霓。

风流欲唤坡仙起,雪浪斋中共品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钱惟善的《一峰晴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雪山在晴日下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醉倚崔嵬梦剡溪”,以“醉倚”二字开篇,仿佛诗人沉醉于大自然的怀抱,倚靠在高耸的山峰之上,想象着梦中的剡溪美景。这里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觉来翻讶众峰低”一句,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发现眼前的山峰似乎都比梦中所见的要矮小,这种反差感进一步强化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孤标想见天山北,万里飞来蜀国西”两句,通过想象天山北侧的孤峰与从万里之外的蜀地飞来的雪山相呼应,不仅展现了雪山的宏伟壮观,也暗示了其跨越千里的气势,增强了画面的辽阔感。

“每怪珠光含霁月,不知玉气吞晴霓”则通过对雪山表面珠光与月色的描写,以及内部蕴含的玉气与晴空彩虹的隐喻,进一步渲染了雪山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最后,“风流欲唤坡仙起,雪浪斋中共品题”一句,借用了苏轼(坡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唤醒苏轼一同欣赏这雪浪斋中壮丽景色的愿望,既是对苏轼文学成就的敬仰,也是对眼前美景的由衷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描绘了一幅雪山在晴日下的壮丽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76)

钱惟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 字:思复
  • 号:曲江居士
  • 籍贯:钱塘

相关古诗词

题马远画商山四皓图

已剖巴陵橘,犹歌商岭芝。

避秦非避汉,一出系安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题宋徽宗画狸奴衔鱼图

徽庙宸翰世已无,衔鱼随意写狸奴。

鸾舆北狩知何处,惆怅春风看画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西湖竹枝词四首(其四)

阿姨住近段家桥,山妒蛾眉柳妒腰。

东山井头黑云起,早回家去怕风潮。

形式: 词牌: 竹枝

清逸斋

神仙官府曾为吏,一日乘风即掉头。

太白岂惟凌鲍谢,元卿只合友羊求。

门前种树云连屋,湖上听潮月满楼。

遥忆五经名隐地,峨眉高耸蜀天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