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崇禧观南坞真人置酒索诗

粉墙缭而曲,转入宝珠林。

卷帘炉香出,竹日净沉沉。

天人一代师,功行夙所钦。

掀髯顾我笑,呼酒得细斟。

云厨荐黄独,饱慰饥虫吟。

相携鉴正室,试听玉泉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白墙弯弯曲曲,延伸入珍珠宝石般的树林。
窗帘微启,炉火香烟袅袅,竹影斑驳,阳光宁静深沉。
他是天上人间的导师,功德深得我敬仰。
他笑着掀起胡须看着我,唤来美酒,慢慢品尝。
如云的美食献上黄独(一种植物),足以安慰饥饿中的思绪。
我们相伴进入明亮的内室,一起聆听玉泉的琴声。

注释

粉墙:白色的墙壁。
缭:弯曲。
宝珠林:比喻珍贵的树木或宝石般的树林。
卷帘:卷起窗帘。
炉香:炉火上的香气。
竹日:竹影下的阳光。
天人:神仙或极有德行的人。
夙:早先,一向。
掀髯:抬起胡须。
黄独:一种植物,可能指食物。
鉴正室:明亮的正室,可能指书房或客厅。
玉泉琴:清澈如玉的泉水之音,可能指优美的琴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崇禧观时的情景。首句"粉墙缭而曲"写出了墙壁的白净和曲折,暗示了环境的雅致。"转入宝珠林"进一步描绘了景色之美,将墙壁比喻为引领进入宝石般翠绿的竹林。"卷帘炉香出"展现了室内温暖而宁静,炉火燃烧,香气四溢。

"竹日净沉沉"描绘了光线透过竹叶洒下的静谧氛围,"天人一代师"则表达了对道家高人的敬仰,认为他们是道德修行的典范。"掀髯顾我笑,呼酒得细斟"描绘了真人与诗人互动的亲切场景,邀请他共饮,气氛轻松愉快。

"云厨荐黄独"中的"黄独"是一种药草,这里象征着真人的清心寡欲和养生之道,"饱慰饥虫吟"则寓言了诗人对真人智慧的滋养。最后两句"相携鉴正室,试听玉泉琴",诗人期待在真人的引导下,在正直的环境中聆听美妙的琴声,体现了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与道家高人交流的诗意旅程,充满了对学问和生活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腊月二十九日作

夜漫漫,尘冥冥。

大车道上槛槛声,三十馀里天未明。

一轩一轾不得宁,倚坐兀兀摇心旌。

天寒岁暮霜雪零,嗟哉客子谁汝令。

形式: 古风

宿天井闸

济州州南天井闸,东往西来万巨航。

地接燕吴通漕运,水连汶泗合微茫。

入云鼓角军城壮,照野星河客枕凉。

揽袂起来瞻曲阜,楷林高处有虹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谢詹中美惠五典毓蒙书

山上有佳木,春风抽新萌。

勿纵羊与斧,条叶随敷荣。

山下有流泉,涓涓滴深清。

勿投泥与沙,支派任纵横。

物尔人亦然,习与性俱成。

位可望贤圣,教乃始孩婴。

五典叙千古,一编粹群英。

属辞不厌巧,立义不厌精。

金玉二三子,源委诸老生。

寒灯读未竟,眵眼开双明。

惜哉书晚出,会使世盛行。

价知贵洛纸,报愧乏齐琼。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赋烧笋竹字韵

先生朝槃厌苜蓿,笋味得全差胜肉。

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燄腾烟龙尾秃。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腹。

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齑空自速。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办行厨入修竹。

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

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