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其三)

松桂亦华颠,瓦石背玉表。

造物不作难,夜半月出皎。

书窗互照映,瓮牖惊易晓。

举头忽弥望,万里绝飞鸟。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翻译

松树和桂树也显得苍老,屋顶的瓦石背对着月亮的光辉。
大自然并不设下难题,夜晚明亮如月,白天皎洁如昼。
书窗相互辉映,破旧的窗户让人惊讶地发现天已渐亮。
我抬头望去,只见万里无垠,连飞鸟都难以察觉。

注释

松桂:指松树和桂树,象征岁月的沧桑。
华颠:形容树木年老枝叶茂盛。
瓦石:指屋顶的瓦片和石头。
玉表:比喻月亮的光辉。
造物:大自然。
皎:明亮,洁白。
书窗:读书人的窗户。
瓮牖:破旧的窗户。
易晓:容易察觉到天亮。
弥望:满眼望去。
飞鸟:飞翔的鸟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后的景象,诗人以“松桂”和“瓦石”作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坚韧的气质。"华颠"形容松桂在雪中依然挺立,"瓦石背玉表"则象征着洁白的雪覆盖在屋顶和石面上,如同披上了一层玉质的外衣。大自然并未因严寒而显得艰难,反而在夜晚月光下显得明亮如昼。

"书窗互照映,瓮牖惊易晓",窗户和破旧的陶罐都因雪光反射而明亮,仿佛连早晨的到来也因这意外的景象而显得惊奇。抬头远望,诗人感叹眼前一片开阔,万里无垠,连飞鸟都难以察觉,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冬季雪景的静谧与壮丽,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周麟之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生活气息,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177)

周麟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 字:茂振
  • 籍贯:泰州海陵
  • 生卒年:1118—1164

相关古诗词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其二)

跨驴游灞桥,策马阻蓝关。

诗人自清苦,逐客何当还。

我独拥敝茧,高卧环堵间。

黄精已无苗,斸雪思旧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和陈大监

君不见汉业已定犹勒兵,白登坐困师无名。

席门先生计无误,黠虏不得窥平城。

论功自合班人杰,盖世拔山威尽折。

漫誇勋业是韩彭,我出六奇秦项灭。

后来汉道如衰周,德尊一代陈太丘。

二方相继厉名节,不顾羔雁真善谋。

雪霜贸贸年芳改,凛凛松筠见风采。

豺狼当路狐狸号,独有孤鸿横四海。

至今逸韵传清商,云和之瑟弦高张。

耳孙磊落天下士,大才有出皆其长。

胸中万卷饶丘壑,鲜取遗音叩寂寞。

一朝解组又弹冠,出处无心付天乐。

我辈等是风月人,昔也同闬今为邻。

不妨对语味如蜡,扰扰万事从横陈。

形式: 古风

终风行

北风驾寒万窍号,声如八月江上涛。

又疑大鹏上青霄,南溟水击抟扶摇。

昆阳阵败虎豹嘷,撼城飞瓦千兵逃。

焚轮夜起狂终朝,直忧卷屋掀重茅。

我居门巷如荒郊,衾无缋罽裘无羔,苦寒猎猎吹缊袍。

笑引藤樽漱浊醪,不妨高卧醉陶陶。

梦骑天马腾长飙,睥睨玉台阊阖高。

风声诗兴两斗豪,醉中一扫白云谣。

形式: 古风

苦热行

君不见浣花老翁初作掾,触热簿书尘满案。

坐曹束带总不能,但欲赤脚踏层冰。

又不见青莲居士金门客,懒摇白羽巾挂壁。

有时裸袒青林中,只知露顶洒松风。

二子英规凛千古,笔夺造化驱风雨。

如何避暑如避仇,叫呼竞作惊人语。

是身本与天地同,要当扪腹无弗容。

世间冷煖翻覆手,焉用夷隘惠不恭。

我方穷居度炎热,火云烁山金石裂。

一读清诗百念空,炯若冰壶浸明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