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挽词

洛邑周初定,苍梧舜不还。

九天来鹤驭,万国泣龙颜。

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

无由望弓剑,云气郁桥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赓所作的《宣宗挽词》,以深沉的笔触追忆了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周初的奠基者与远古的圣君,以及对他们的哀悼之情。诗中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鹤驭”这一意象,象征着逝者的灵魂升天,同时也暗喻了宣宗的离世。全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先贤的敬仰,也有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联“洛邑周初定,苍梧舜不还”,开篇即以历史为背景,洛邑是周朝的都城,象征着周初的安定;而苍梧则是舜帝最后的归宿之地,却未能返回,形成一种对比,暗示了历史人物的遗憾与未竟之志。

颔联“九天来鹤驭,万国泣龙颜”,进一步描绘了宣宗驾鹤西去的场景,鹤驭象征着仙界的使者,九天则代表了极高的地位和神圣的境界。万国泣龙颜,则是表达了全国上下对宣宗去世的哀痛之情,龙颜在这里既指代宣宗,也象征着皇权的尊严与威严。

颈联“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赞扬了宣宗的节俭美德,这种美德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千古流传的典范;同时,也肯定了宣宗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伟大功绩,其影响跨越了时空,触及了更广阔的领域。

尾联“无由望弓剑,云气郁桥山”,表达了对宣宗无法再见到弓剑(古代帝王出征时所用的武器)的遗憾,同时也描绘了宣宗的灵魂在云气中徘徊,最终安息于桥山的情景。桥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葬龙之地,此处用以寄托对宣宗的哀思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与对逝者的深切缅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哀歌。

收录诗词(20)

陈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食祀坟回登临西原废寺二首(其一)

前朝废寺枕山阿,尚有摩云窣堵波。

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

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

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寒食祀坟回登临西原废寺二首(其二)

当年云构倚天开,一夕烟尘化劫灰。

佛阁丹青馀瓦砾,禅房花木亦蒿莱。

春风万里骚人怨,落日千秋杜宇哀。

断础荒烟无限意,一章诗律为谁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寇辅臣

古陌风尘点客衣,送春君亦伴春归。

东风不管离人恨,吹落杨花满地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其一)蒲津晚渡

云涛注壶口,水府蟠九垒。

公子莫争舟,蛟龙方骫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