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舟中晓望

水痕如縠远蒹葭,历历晴空见物华。

半壁高崖分鸟道,一溪寒溜傍人家。

疏篱静处明初日,独树堤边落远霞。

孤棹逶迤何处驻,霜枝随意自横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冬日舟中晓望》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冬日晨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舟行水上,四周景致的生动画面。

首句“水痕如縠远蒹葭”,以“水痕”比作细密的纱縠,形象地描绘了水面波纹的细腻与柔和,远处的芦苇随风摇曳,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动态感。次句“历历晴空见物华”,在晴朗的天空下,万物的美丽与丰富得以清晰展现,展现出一种明亮而开阔的视野。

接着,“半壁高崖分鸟道,一溪寒溜傍人家”,描绘了山崖与溪流的自然景观,高崖之上,鸟儿飞翔的路径清晰可见,溪流旁,人家隐约可见,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疏篱静处明初日,独树堤边落远霞”,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疏落的篱笆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堤边的一棵树上,远天的晚霞缓缓落下,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最后,“孤棹逶迤何处驻,霜枝随意自横斜”,以“孤棹”象征舟行的孤独与自由,它在水面上蜿蜒前行,不知何时会停靠。而“霜枝随意自横斜”,则以霜冻后的树枝随意横斜的姿态,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冬日晨光中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美的深深感悟和赞美。

收录诗词(7)

庾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明亡,隐居授徒。著有《敦行堂集》、《西湖志》。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三有传

  • 字:木叔
  • 籍贯:归善(今广东惠阳)

相关古诗词

冬江夜泊

霜风吹月入兰舟,几片轻云意自悠。

孤客有怀常问夜,乱山无绪自成秋。

萧萧落木群虫语,寂寂寒江白浪流。

何处渔人相借问,一声长笛自夷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回龙放生

梵入寒空静,江天一望微。

生公曾说法,开士亦皈依。

去鸟闻金粟,行人折露薇。

持将同异意,晚映落霞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西湖荷荡

汎汎轻鸥外,风荷欲秀时。

桥横漪水曲,寺隔远山湄。

绿影侵云湿,红光带雨欹。

朝来烟景好,再许问花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病起忆西湖

未得寻幽胜,烟光半画图。

日悬双镜合,云断一山孤。

绿透凉侵竹,红轻夕印芜。

元戎移小队,觞咏到西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