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懒

风撼西窗夕照明,习成懒散澹无营。

颇谙读易深知命,却怕吟诗浪得名。

款对山僧开月酒,旋蒸湖蟹切秋橙。

有来归自江干客,为说钱塘潮信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晚风摇动西窗,照亮了夜晚,我已养成懒散不事经营的习惯。
我深谙《易经》的道理,深知命运之理,却害怕因吟诗而徒然获得名声。
我与山中的僧人对饮赏月,现蒸新鲜的湖蟹,切开秋天的橙子。
有位来自江边的客人来访,他带来了钱塘江潮水涨落的消息,平静如常。

注释

风撼:晚风摇动。
西窗:西边的窗户。
夕照明:夜晚的照明。
习成:养成。
懒散:懒惰散漫。
澹无营:不事经营。
颇谙:很熟悉。
读易:研读《易经》。
深知命:深深理解命运。
吟诗:吟诵诗歌。
浪得名:轻易获得名声。
款对:亲切对坐。
山僧:山中的僧人。
开月酒:月下饮酒。
旋蒸:立刻蒸煮。
湖蟹:湖中的螃蟹。
秋橙:秋天的橙子。
有来:有位来访者。
江干客:江边的客人。
钱塘潮信:钱塘江的潮汐信息。
平:平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西窗下享受宁静时光的情景。"风撼西窗夕照明"写出了秋风轻轻摇动窗户,夕阳余晖洒落,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诗人"习成懒散澹无营",表明他已经习惯了这种闲适的生活方式,不再追求世俗的繁忙事务。

"颇谙读易深知命"表达了诗人对《易经》的深入理解,他明白命运的玄妙,更倾向于通过读书来洞察生活的道理,而非追求虚名。"却怕吟诗浪得名"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分追求名声的警惕,他更愿意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平静。

"款对山僧开月酒,旋蒸湖蟹切秋橙"描绘了诗人与山僧共饮赏月的场景,湖蟹和秋橙的美味更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最后,"有来归自江干客,为说钱塘潮信平"以江边客人的到来,带来钱塘江潮水退去的消息,结束了这幅闲适的画面,也暗示着生活的平淡与自然的规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3)

徐集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元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径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午梦

篇诗才欠急忙偿,似有奚奴督和章。

望断晓山云破碎,惊回午梦雨淋浪。

春光一半归杨柳,花事三分属海棠。

静坐小窗人语寂,閒听梁燕话行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月夜泛湖

买得扁舟载月明,喜它箫鼓巳归城。

一襟风露清吟骨,四望湖山见道情。

花港采菱供果饤,蘋洲撷荇荐杯行。

此欢不许人多得,破晓西村鸡犬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乍晴

吟情天远倚阑干,声歇鸣渠雨乍乾。

只为湖山居宦舍,却因笋蕨忆家餐。

燕窠出子春游懒,灯烬开花夜话残。

收拾柳绵囊楮被,麦秋犹有一番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