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还

大将提兵靖□回,凯歌声沸动春雷。

三边喜见烽烟息,万里行看贡赋来。

拟作铙歌齐雅乐,便裁露布献金台。

□□自此无遗类,一统文明遍九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将军凯旋而归的盛况,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国家统一的愿景。开篇“大将提兵靖□回”,以“靖”字点明了战争的平定,将军带着胜利之师归来,气势如虹。接着,“凯歌声沸动春雷”,生动地描绘出凯旋时欢腾的场景,歌声如同春雷般响彻云霄,渲染出一片欢腾的气氛。

“三边喜见烽烟息,万里行看贡赋来。”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和平景象的到来,烽火不再,战乱平息,各地百姓安居乐业,贡赋源源不断,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诗人通过“烽烟”与“贡赋”的对比,突出了战争与和平的鲜明差异,以及和平带来的福祉。

“拟作铙歌齐雅乐,便裁露布献金台。”这里使用了“铙歌”和“雅乐”这样的词汇,分别代表了军乐和宫廷音乐,表达了对将军功绩的颂扬和对国家统一的庆祝。同时,“露布”是一种古代用于传递重要消息的文书,这里用来形容将军的奏章,显示了其功绩的显赫。

最后,“□□自此无遗类,一统文明遍九垓。”“□□”处应为“四夷”,完整诗句为“四夷自此无遗类,一统文明遍九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美好愿景,预示着在将军的领导下,四方异族也将归顺,整个天下将实现文明的普照,展现出一幅宏大的统一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凯旋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以及对国家统一和文明传播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91)

罗亨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景写怀

年逾六十觉尪羸,泪眼迎风不敢开。

腰下沉沉如坠石,耳中隐隐若闻雷。

趋朝上马须扶插,奉使乘轺怯往来。

便拟辞閒林下去,无营无虑乐悠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景泰元年七月二十日蒙恩致仕八月二十一日早于奉天门阶辞奉旨赐酒饭毕复宣至左顺门赐衣一袭俾归服用内大红纻丝圆领一织金獬豸青纻丝搭护一绿纻丝摺子一退赋诗一首以纪其荣云

四十馀年事圣君,归休此日别枫宸。

醉来内酝葡萄艳,赐出宫袍獬豸新。

人羡风流同广受,自惭衰朽少经纶。

故乡剩有佳山水,应觅渔樵为结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金陵送别

白发乘轺老绣衣,观风又向日边归。

政施吴浙霜威肃,舟渡秦淮月色辉。

太学师模当世重,中朝人物似君稀。

于今棘寺推平反,谁谓生平志愿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江待渡

我昔乘轺过孟津,江皋待渡立逡巡。

扁舟共泛登河洛,匹马西游入陇秦。

满目江山含暮雨,数行鸿雁杳秋旻。

归来京国看图画,犹忆当年跋涉勤。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