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天童则悟禅师送至太白岭留赠

真意久寥落,空山觉汝贤。

世情真说梦,高处但悲天。

恋恋辞清梵,行行感逝川。

何当谢尘网,相对共忘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则悟的深厚情感与对其智慧的敬仰。首联“真意久寥落,空山觉汝贤”中,“真意”指真实的意旨或真理,此处可能暗喻禅师所传达的佛理之深邃与纯净。“寥落”则形容这种真理在世间逐渐稀少,而“空山”则为禅宗中常用来象征内心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通过对比,突出了禅师的贤德与智慧。

颔联“世情真说梦,高处但悲天”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看法。他认为世人的种种情感和行为,就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实,而真正的智慧与慈悲,只能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得以体现,这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批判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颈联“恋恋辞清梵,行行感逝川”描绘了诗人与禅师分别时的情景。清梵,即清净的梵音,这里指禅师的教诲或佛法之声。诗人以“恋恋”表达对禅师教诲的不舍与怀念,同时“行行”与“逝川”形成对比,前者是行走的动作,后者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了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何当谢尘网,相对共忘年”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摆脱世俗的束缚,与禅师相会,共同度过无年龄界限的时光,享受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一愿望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过洞庭

早凉催雨渡湘波,重见湖阴旧薜萝。

风月至今仍跌宕,江山如我总蹉跎。

孤城莽莽愁心叠,野日荒荒落雁多。

天际一星明向我,混茫无地著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四月十四日招秦伯虞邓熙之陈雨生并携琴师王耀先泛舟秦淮

秦淮初夏景夷犹,薄薄云阴宿雨收。

烟水有情诸老在,莺花如我一春愁。

故家文物存刍狗,一代人心幻土牛。

斟酌古今琴韵好,任他箫管在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丙午入都迂道至长沙十月十六日舟过箄洲

落月怀人无限情,起看江色未分明。

雾中但见千帆顶,天末微闻一雁声。

得免飘零兄弟老,深于哀乐古今平。

艰难幸践联床约,但恐重来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赣州杂感(其一)

共说趋炎地,曾无酿雪天。

虫沙真厄运,冤愤有残年。

客去心常醉,愁深月不圆。

栖迟聊复尔,得地草堂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