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州望古北居庸诸山

古北居庸一望中,风沙满眼乱芙蓉。

曦车夜转昆崙脊,华盖阴移太一峰。

金口水流终到海,玉泉云起又随龙。

两京形胜今如此,可拟秦关百二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诗人陈秀民在漷州远眺古北居庸关群山的景象。首句"古北居庸一望中,风沙满眼乱芙蓉",以生动的比喻,写出居庸关一带风沙弥漫,如同乱开的芙蓉花,展现出壮阔而荒芜的自然风貌。接下来的"曦车夜转昆崙脊,华盖阴移太一峰",运用神话意象,将日行的曦车(古代想象的日月运行之车)和华盖(帝王的车盖,象征皇权)融入景色,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

"金口水流终到海,玉泉云起又随龙",通过"金口"和"玉泉"的象征,描绘了山水的壮丽和流动之美,仿佛水流直通大海,云雾缭绕如龙腾,富有动态画面。最后两句"两京形胜今如此,可拟秦关百二重",将眼前的山川形胜与历史上秦关的险峻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江山的敬畏与感慨,暗示了其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寓含了历史沧桑感,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诗人独特的地理视野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40)

陈秀民(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嘉兴人。博学善书。为武冈城步巡检,知常熟州。历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有《寄情稿)

  • 字:庶子
  • 籍贯:元温州

相关古诗词

湘乡道中

日暮倦趋山市远,解衣聊复憩岩阿。

云迷险道藤穿石,水落悬崖草乱坡。

木客下时人迹少,鹧鸪啼处客愁多。

向南言语凭谁辩,莫问蛮方事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五月九日调军入绥宁是夜宿风门岭值雨

五月官军入不毛,重冈复岭接天高。

小臣报国宁辞死,大将行兵无乃劳。

漠漠野烟啼魍魉,阴阴山木挂猿猱。

二更风雨来关峡,自喜挑灯看宝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西湖竹枝歌

鸳鸯宛在水中央,恰似阿侬初嫁郎。

掷却郎君金弹子,劝郎切莫打鸳鸯。

形式: 词牌: 竹枝

姑苏竹枝词

吴门二月柳如眉,谁家女儿歌《柳枝》。

歌声袅袅娇无力,恰如杨柳好腰肢。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