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远山楼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联“去年曾上远山楼,楼上疏帘不下钩”以回忆的方式引入,暗示了诗人对远山楼的深厚情感。次联“一点峰峦青髻出,半空台殿采云浮”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的山峰比作青色的发髻,而高处的宫殿则仿佛在云中浮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远山楼所在环境的壮观与神秘。
接着,“烟生近郭千村暝,水落长淮万里秋”两句,通过烟雾缭绕的景象和水位下降的季节变化,进一步渲染了远山楼周边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最后,“门外红尘深没马,何人知有此清幽”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以及对远山楼独特魅力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远山楼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清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