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南歌子·暮春》由清代诗人叶静宜所作,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哀愁与伤感。
“青帝留难住”,开篇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比作难以留住的帝王,暗示春天即将逝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金铃护不胜”,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脆弱与易逝,金铃象征着保护,却无力抵挡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无奈与惋惜。
“落花飞絮怨飘零”,直接点明了暮春的特点——花朵凋零,柳絮飘散,这些自然景象引发了诗人的哀怨之情,飘零不仅指物,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之感。“试听燕莺都作断肠声”,通过燕子与黄莺的啼鸣,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仿佛它们的歌声都充满了离别与痛苦,强化了诗中的情感色彩。
“风雨年年恨,闲愁日日萦”,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风雨联系起来,表达了年复一年的遗憾与每日累积的闲愁,这种情绪在自然界的变化中不断被激发和放大,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复杂。
“绿章无路乞通明”,这里使用了道教的术语,意为无法通过正规途径向神灵祈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助与渴望,希望能够得到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现状,但又意识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辜负养花天气惜花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同时也对未能充分利用这样的好天气来欣赏花朵表示了一丝遗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生命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