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古槎歌

南山大树枫与樗,百年不到生理枯。

老枝错落麋奋角,病根蟉结龙垂胡。

风霜不知春不改,古苔悬蔓相萦带。

岂知高堂素壁上,画图能令观者爱。

野夫晨兴坐树边,偶说此槎来上天。

暂乘西风犯牛斗,却看东海成桑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壁画景象,以一棵古老的枫树为线索,展开了一段关于时间流转和自然变迁的思考。

首句“南山大树枫与樗,百年不到生理枯”,诗人以南山之中的大树起笔,枫树与樗树并提,暗示了这棵树历经百年,岁月沧桑。然而,“百年不到生理枯”一句,却在看似衰败的表象下,透露出一种生命力的顽强,树虽老而不枯,暗含着生命的韧性与不屈。

接着,“老枝错落麋奋角,病根蟉结龙垂胡”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树的老态与病态,枝干错落如麋鹿之角,根部盘结似龙之垂须,既展现了树木形态的复杂与独特,也隐喻了生命在逆境中挣扎求存的状态。

“风霜不知春不改,古苔悬蔓相萦带”则将视角转向了四季更迭,尽管外界环境严酷(风霜),但树木依然保持着不变的生机,古苔缠绕其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最后,“岂知高堂素壁上,画图能令观者爱”一句,将话题引向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壁画。诗人想象这棵历经沧桑的大树被画于高堂的素壁之上,不仅保留了其原有的生命力,还让观者为之喜爱,体现了艺术对自然美的提炼与升华。

“野夫晨兴坐树边,偶说此槎来上天。暂乘西风犯牛斗,却看东海成桑田。”这两句通过一个野夫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树与天空、海洋的故事。树上的木槎偶然被风吹至天上,穿越星空,最终又回到地面,见证了海陆变迁,寓意着自然界的宏大与时间的无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艺术的永恒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循环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和江邻几梅圣俞同蔡学士观宋家书画

中郎石经天下传,江翁说诗当世贤。

南昌子真亦禄仕,读书养性希神仙。

雄豪相遇古莫及,所至衣冠争愿焉。

贵公子孙谁是胜,广平家书盈万千。

当时交友皆父行,贾生论议欺老先。

开门迎客车结辙,而此三士相周旋。

牙签插架尘土绝,宝轴出囊瑶玉联。

前秦篆籀颇磨灭,中世粉墨仍新鲜。

咨嗟古人不可见,但觉能者心意专。

知音自昔贵一遇,千岁相望犹比肩。

况有清诗纪实事,豪壮入耳如哀弦。

鄙夫观书识难字,古文愈野心谓然。

要当乘兴过君所,刮膜一使头风痊。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杨寺丞书画

杨侯古书数十轴,草隶缺残犹可读。

古书流传动千岁,书可仿摹古容伪。

爱君苦心能辨之,等捐千金不为费。

世尝售名不售真,物可见形难见神。

重令志士一惆怅,念有遗宝随埃尘。

东墙西墙画满屋,瑟琶小儿理新曲。

鄙夫长安交游少,骑马能来与君熟。

万事好恶我自知,不作浮沈为人更耳目。

形式: 古风

许州寒食

灌婴台畔路憧憧,寒食追游喜退公。

堤柳媚烟行细绿,野桥横水阵残红。

鞦韆冷飏梨花雨,蹴鞠高腾燕子风。

几处笙歌几家哭,却愁回马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禁烟游园

寒食风光雨敛尘,病馀寒极强颁春。

传呼广陌双摇旆,乘兴名园一柅轮。

列座宾寮皆俊雅,绕池花木尽奇珍。

长吟浅醉归时晚,蜡炬荧煌改火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